逃离废弃的遗址段位

唐彬认为,该遗址从清代光绪年间地图可见位于原清代贡院西北,结合发现窑炉、坩埚及大量铜钱表明,此处应为清代宝川局铸钱遗址。从部分清洗钱币统计推测,该区域遗址铸钱活动主要在乾隆年间及嘉庆前期,至嘉庆后期已废弃。遗址出土瓷器也多呈现清代中晚期特征。

唐彬介绍,文献记载宝川局始建于康熙七年(1668年),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开铸,至乾隆年间最多有铸炉40座,供地方养官、兵饷、修城之用。他认为,结合清代光绪年间地图以及考古发现的窑炉、坩埚及大量铜钱,表明此处应为清代宝川局铸钱遗址。据推测该区域遗址铸钱活动主要在乾隆年间及嘉庆前期,至嘉庆后期已废弃。

唐彬认为,该遗址东临**中路,北距西御河沿街约100米,从清代光绪年间地图可见位于原清代贡院西北,结合发现窑炉、坩埚及大量铜钱,表明此处应为清代宝川局铸钱遗址。从部分清洗钱币统计,乾隆通宝占绝大比例,另有少量嘉庆通宝。推测该区域遗址铸钱活动主要在乾隆年间及嘉庆前期,至嘉庆后期已废弃。遗址出土瓷器也多呈现清代中晚期特征。

兴隆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照阳河镇兴隆村东南,地属长城以北冀蒙交界的坝上高原。该遗址于2016年坝上地区区域系统调查时发现,发掘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2018年度田野工作初步确认遗址面积、堆积类别与分布情况、绝对年代等。2019年度田野工作继续发掘部分房址,了解房屋建造、使用与废弃过程。遗址二至三期出土大量植物遗存,有栽培作物粟黍以及野生植物山杏、大籽蒿、藜等。其中,黍是我国目前有直接测年数据的最早的黍类遗存之一,为探讨黍的驯化与早期栽培提供重要材料。兴隆遗址堆积复杂,发现了大量能反映其独特文化面貌的出土遗物,其一至三期遗存及周边其他同类遗址代表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

祝家桥遗址是一处钱塘江南岸地区文化面貌单纯、贯穿良渚文化始终、范围相对完整的最基层的大型聚落,填补了钱塘江南岸良渚文化基层聚落的空缺。遗址内清理发现的居址遗迹、墓葬、废弃堆积等,较为清晰地展现了聚落的布局和结构,丰富了钱塘江以南地区良渚文化基层聚落遗址的相关资料。同时,祝家桥遗址年代跨度大、遗迹遗物众多,为了解和研究该地区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和聚落变迁具有重要意义。(供稿: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

      打开APP搜你想看,本站所刊载图文之著作权归快看漫画官方和快看漫画用户所有,内含官方内容和快看社区用户编辑内容,非经本站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