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非遗传承人,祁辉说,市场就是手艺传承的生命力,作为非遗传承人,首先要有好的创意,然后通过工坊妇女们的巧手,把创意作品变成手作产品,让姐妹们在带孩子的同时能有一份稳定、可持续的收入。
节目中,嘉宾一行来到“蚕丝工坊”,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顾明琪指导下,进行缫丝技术比拼,感受“抽丝剥茧”的过程;身处龙泉青瓷工坊,嘉宾们进行了一场“拉坯大体验”,并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徐朝兴指导下,学习了徐老的拿手绝活“跳刀”技艺;辗转至台绣工坊,嘉宾们又手持绣针绣线,体验“雕绣”技艺中重要的步骤“剪布底”。
据了解,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全国有近100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这些工坊是当地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抓手,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展示展销活动,在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工坊将信阳毛尖传统制作技艺分为历史传承、技艺推广、成果展示三大板块,进行集中展示。工坊建立以信阳毛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展示馆。将大别山区茶农几十年来因茶致富和因茶改变命运的历史,通过图片、影像资料实物展示出来。公司走出茶山,积极开展品牌推广和文化传播,已参与国际质量评比12次。
展望新的一年,刘兰芳计划持续开拓和完善非遗传统技艺的保护和利用平台,为工坊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向,包括传承人的就业和创业方向;另一方面,工坊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学习,要借助先进技术,把传统非遗技艺“改造”,为市场提供新产品和服务,挖掘新商机,让非遗技艺产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要让更多群众参与到非遗传承发展中,比如推动非遗进校园的常态化,各地区应该经常性开展地区非遗展演、鉴赏、体验活动,促进“非遗”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非遗技艺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