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基本医保体系的不断完善,“个人账户保门诊小病”方式的局限日益凸显,出现了参保职工“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广东省21个地市已全部启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那么实行门诊医疗共济,就使更多有病的人,能够充分利用门诊看病买药,得到医保统筹优惠**,而没有病的人,暂时来帮助有病的人,等到没有病的人,一旦有病的时候,也能用得上医保统筹了。
主要表现为共济性不足,有病的不够用,没病的不能用,影响了医保金的使用效率,而有些参保人因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本来可以门诊治疗的病采取住院治疗,对医疗资源、医保金都是浪费。
我国从1998年开始建立的职工医保,实行的是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统筹基金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个人账户保障门诊小病和药品的费用支出。近年来,医保个人账户的局限性逐渐凸显,不仅大量资金沉睡,套保现象增多,而且由于缺乏**共济性,出现了参保职工“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等情况。如何唤醒这部分“沉睡”的资金,让其发挥更大效能,是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课题。
**前职工门诊**的特点是:方便易操作,但保障功能不足、共济性不够,有病的不够用,没病的不能用,没有真正体现医疗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保障理念。**后的特点是:有针对性地保障患病群体尤其是老年人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增强医保基金的保障功能和使用效率,提高门诊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同时继续保留了职工个人账户,兼顾了公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