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精钢博伊刀,大慈大悲渡世人。
弥勒是佛教信仰中非常独特的既有佛装形象又有菩萨装形象的尊神。按照佛经的陈述:弥勒目前以菩萨的身份居于兜率天宫,在遥远的未来他将以人类的形貌降生世间,他将继承释迦牟尼的志愿以下一任“佛陀”的身份拯救苍生。与其他知名的“菩萨”不同,弥勒是唯一一位被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共同认可的菩萨。换言之,弥勒是唯一一位驻世间(Mānuṣī)的菩萨。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被称为北传佛教的**,弥勒的受信仰程度丝毫不亚于释迦牟尼本尊。在锡兰(Ceylon今斯里兰卡)、缅甸、暹罗(Siam今泰国)等诸多南传佛教**,弥勒陪侍着释迦牟尼被一起供奉朝拜。
6世纪时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论师清辩(Bhavaviveka)研究佛法日觉深奥,发现有很多的佛家道理无法明晰,遂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向观音菩萨礼拜祈请,求观音菩萨助其往生弥勒净土以便向弥勒菩萨**佛法,弥勒信仰日盛可见一斑,高僧如清辩都祈愿能够在来世侍应在弥勒身侧聆听其教诲,而且为达其“上求菩提”的愿望向同是“下化众生”的观世音菩萨求助。由此,凸显出了弥勒菩萨对于虔诚求法者的归属感特性。
弥勒菩萨的装饰物中本来并无**这一特征,我们从早期的成就法以及印度本土的塑像中也看不到任何弥勒的塑像中带有**的装饰说明。**做为弥勒菩萨的装饰物应该是我国西藏地区的首创,它的出现应该不早于15世纪。从明代开始,弥勒菩萨塑像中佛塔、**和**逐渐成为最典型的标志物,而**常常与**配对被安放在弥勒菩萨的左右肩花之上,用以表示“正法长存,福泽四方”。
而直到贵霜王朝时期,人格形象化的弥勒才在犍陀罗艺术中得到细致的描绘。此一时期比较盛行的是将弥勒与过去七佛一同雕刻并装饰在佛塔的基座上。同时,手持**的菩萨装弥勒形象也被广为塑造。
大乘三藏的主要结集者,是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为主导的十万菩萨摩诃萨。文殊菩萨是过去久远劫前的龙种上尊王佛,现在的北方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当再成佛号曰普见,他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只因一佛一世界,二尊不并化,故示作菩萨,为释迦佛之**王子;“佛之长子”普贤菩萨,也是古佛倒驾慈航,到娑婆世界助佛弘化的,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他的十大愿王是学佛人成就佛道的必修课;弥勒菩萨目前是一生补处菩萨,次补佛处,今在兜率天内院为诸天演说佛法,即当来下生之弥勒尊佛,其余诸大菩萨数量广多,就不逐个列举了。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