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吴、越结怨,由来已久。两国南北相连,大致位于今天的江苏、上海、浙江一带。西面是雄据南方的楚国,东面则是万里鲸波。吴国想争霸诸侯,必须先解决越国这个后方的不安定因素;而越国欲北进中原,更是必先征服吴国,打开通道。简单来说,吴越之争除去晋、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两国根本利益的冲突。
绍定三年年末,李全公然举起反叛的旗帜,准备攻打扬州,乔行上奏说“:扬州城邑坚固,我军驻此足以坐镇全淮之地,不能被那些贼寇占领,如果他们占领,淮东就全部不属于我们了,陛下要提前考虑下。”南宋**同意,派赵范、赵葵入居扬州,作好了守城决战的准备。李全进退两难,赵范、赵葵挥师死战,李全大败,被数十杆**活活刺死。乔行简请求用重兵屯守驻防沿海一带,这样以来可成为吴越之地的屏障,又能做为南北分界的界线,**同意。
评说吴越文化的特征,应以吴、会平原为准。例如,上引《汉书·地理志》评说先秦的吴越风习,就以身居吴、会平原的“吴、粤之君”为其代表。说汉代的吴越风习,也应以吴、会平原为准,否则就没有可比性。此其一;其次,在时间段上,应以民族大换班基本完成以后,即西汉中后期、尤其是东汉时期为准。查古代文献资料,在这样的时间段与这样的地理范围内,很难发现吴越之民还“好勇”如前、“轻死易发”的事实。
五代十国,仅五十三年,而以画名者百五十人,以书名者百有八人。而其间尤著之画家,有梁之荆浩、关仝,南唐之徐熙,前蜀之李升,后蜀之黄筌等。书家有梁之杨凝式,南唐之徐锴、王文秉,吴越之忠懿王等。而南唐后主、前蜀之释贯休、吴越之武肃王,则并长书画云。
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若想在兼并**中活下来,那么吴越之争是必然,且两国之中只能有一国可以活下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吴越必有一战。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