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美术馆逗比向同人漫画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一直致力于推进美育“校馆联动”机制,他表示,中小学美育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剧场等公共文化艺术机构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养成学生观展、看剧的习惯。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高校展开深入合作,推动校馆共建,不断推进将中国美术馆打造成为校园外的美育“课堂”。
地域不同、体制不同、定位不同、基础条件不同、规模大小不同、财政投入不同、专业化**水平有差距,国内各级美术馆发展并不均衡,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走符合自身馆情的发展道路,做出自己的特色,显然是美术馆业所要面对的一个共性问题。各地市都有优质的地域美术资源,各地美术馆应该立足本土,深挖地方资源,凝聚**力量,但立足本土并不是封闭保守,借力和借鉴仍是各级各类美术馆尤其是中小型美术馆加快转型发展的最有效路径。国内外不少中小型美术馆的事例足以证明美术馆运营质量的优劣不在于面积大小。越是小馆,越有可能提供有品质、有温度、有特色、有**文化品格的“小而精”的服务。
2021年,天府艺术公园拔地而起两座新建的大型美术馆——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当代艺术馆,让原来展厅展线只有180米的成都市美术馆的面积扩充到了近万平方米,进一步为成都的艺术繁荣提供了动能。开馆迎来的第一个大型展览“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就创造了奇迹:持续8个月的超长展期,共吸引了110万人次来此观展打卡。
数字化、流动化、全民化,未来的公共教育项目还将衍生出更多可能性,博物馆与美术馆不再是一个严肃的殿堂,它们也适合想象、思辨乃至生活,将美的启蒙有机融入城市公共文化之中,如《沪美术馆发展年度报告(2021)》中所展望的,面向未来,“建构以**为中心的高品质艺术创造和美育普及场域:在传承和创造中铸就精神文化家园;建构新时代上海市美术馆话语体系;打造服务全民的创新型美育普及体系;激发大众的参与度;实施‘大美术馆计划’。”
在浙江,浙江美术馆指导下的浙江美育村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激发美术工作者、教师、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加强了美术馆、高校、艺术家与乡村之间的文化联系,整合优质美育资源,开展了展览下乡、美育讲学、艺术驻村等6000余场活动,探索艺术扶贫的乡村振兴之路;在甘肃,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团队通过实施“馆语计划”,用10年时间,与45家中小博物馆合作培养了558名志愿者,并不断在甘肃县乡开展活动,服务儿童及家长等超3万人次,将中小博物馆打造成县乡青少年文化教育和成长关怀的“第二课堂”。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