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简介
周欣教授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仅解析了指南精神和内涵,更重要的是在互动和案例中让我们懂得如何把指南化为我们的教学实践,如何用指南的要求促进幼儿的发展。郭良菁教授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及解读”指引我们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和素质能力,在工作中以专业标准要求自己。黄琼教授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从专业的角度正确理解和把握如何设计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高效发展。华爱华教授的“基于案例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环境设计”从案例出发,引领我们理解游戏的真正意义以及如何引发和指导幼儿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游戏带来的价值和快乐。
“游戏课程化”一直强调把儿童放在游戏课程的中心,因为我们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期的儿童,不是学龄期的儿童。对于学龄前期的儿童来说,游戏就是他整个的生活,儿童就是在游戏当中促进着自我成长。所以我们说游戏课程化,游戏是手段也是目的,它有着科学的学习路径,遵循着儿童发展规律,杜绝了小学化倾向。王振宇教授有这么一句话:假如我们要让幼儿园完全去杜绝小学化倾向,那么请开启我们的游戏课程化吧。
这次的培训学习终于让我见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李季湄教授和徐卓娅教授,熟悉是因为经常在《幼儿教育》上见到他们的学术论著。今天我们终于亲耳聆听了李季湄教授关于《学习落实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的专题报告,并与专家进行了零距离的对话交流。10月29日我们到公园巷幼儿园观摩了环境和游戏活动,感受他们人文的环境创设,以及如何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发展。11月3日,徐卓娅教授做了《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素养、人格素养培养》的精彩报告。使我们对音乐游戏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懂得音乐游戏对幼儿人格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考情报的时候,其实教授也没问我研究计划的问题。但是游戏的老师会比较看重你到底想要做哪种类型的游戏,为什么要做这个。我面试的时候教授就跟我说,你要做这种交互游戏的话,要怎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才会产生交流呢?就是希望我去思考这种就研究性的问题,不能只是做游戏,然后做游戏流程之类的。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把握游戏的**精神,科学有效地回应和支持儿童的游戏”是姚教授本次培训的要点。姚伟教授从“游戏的概念”“幼儿游戏的结构要素”“教师观察记录的方法”“教师在游戏中支持筑略”等方面,结合案例为我们剖析讲解。
暂无简介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