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中都之后,凤阳建立了皇宫、中书省、大都督府与皇家祭祀的地方。洪武五年,中都**了百万石规模的粮仓,**了钦天监与观星台,并且朱元璋下诏在凤阳**大量公爵与侯爵的府邸宅院。从各方面的**过程来看,朱元璋完全是按照京城的标准去**家乡的。朱元璋希望家乡好,希望凤阳成为明朝的都城,只可惜凤阳先天不足,注定永远也无法担此重则大任,最后一场折腾之后的朱元璋看清情况,放弃了中都**计划。
朱元璋当时免除了凤阳二十一年的税粮。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恢复了凤阳百姓世世代代不再负担徭赋的**,这是朱元璋对家乡**的特殊照顾。
另外有一些大臣提议并分析南京更适合做都城,这些让朱元璋改变了主意,在洪武八年,朱元璋以“劳费巨大”为由忍痛放弃了在初具规模的凤阳建都。朱允炆死后朱元璋开始大刀阔斧严惩大批的悍将猛将,而凤阳城则被朱元璋改建成监狱,专门关押犯罪的皇朝宗室,称之为“凤阳高墙”。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决定另外新建都城,而选定的地点就是自己的故乡凤阳。朱元璋毕竟是贫困农家出身,有深刻的小农想法,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不仅是朱元璋,像是李善长与胡惟庸等出身淮西的功臣都很赞成定都凤阳。而且自从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凤阳还流传了一个歌谣:凤阳出了朱皇上,十年倒有九年荒。因此自打那时候开始600多年来,凤阳都是著名的逃荒要饭之地。为啥会变成这样呢?难道朱元璋没给他们什么好处吗?
朱元璋从小就对赋税徭役深恶痛绝,若不是苛捐杂税繁重,自己的爹娘也不至于饿死。朱元璋可怜凤阳百姓的艰辛,于是颁布免除在凤阳本地人十年赋税和徭役的**,后来又觉得**还不够优惠,就在洪武十六年改为凤阳和临淮两地永久免税,凤阳的经济有了点起色,朱元璋在商业方面也大力给予扶植。
另外有一些大臣提议并分析南京更适合做都城,这些让朱元璋改变了主意,在洪武八年,朱元璋以“劳费巨大”为由忍痛放弃了在初具规模的凤阳建都。朱允炆死后朱元璋开始大刀阔斧严惩大批的悍将猛将,而凤阳城则被朱元璋改建成监狱,专门关押犯罪的皇朝宗室,称之为“凤阳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