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少有人知道,红花在中国已有2000年左右的种植历史,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染料和药用作物之一。红花也因其色泽艳丽有着“红花颜色掩千花”的美称。
中医认为红花为“血中之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作用,红花性平,味辛,微苦,临床上经常用其治疗血性不畅而导致的多种病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花在治疗心绞痛能有效的改善心肌收缩了,和舒张的功能,减少发生心梗危险的可能性。
到了唐代,红花已经在民间广泛种植,当时的蜀锦正是因为利用红花染出的布料色彩鲜艳、经久不褪而又被称为“蜀红锦”。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中,曾出土过几匹蜀锦,均为红色或是以红色为底色。
红花汤名声远播,得益于一部火热的宫斗剧。红花汤由红花熬制而成,可活血调经,是妇科常用药,中医古方有一味“桃红四物汤”,其中就有红花成分,可散血瘀、助好孕,而不是避孕。但红花自带兴奋的作用,如果是孕妇,接触红花汤易导致**收缩,不宜用。
车跑得很快,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到了“红花峪”沟口。其实“红花峪”不单单是一条峪,一条东西方向的大沟叫“红花峪”。“红花峪”北侧的山叫北山,是村里最高的山。由于“红花峪”的名字吉祥,人们把北山也叫成了“红花峪”,时间长了,北山的名字就渐渐淡化了。
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表明自己是无罪的,同时表明他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典狱长女儿深深眷恋。公元270年2月14日,他被处死刑,当天,典狱长的女儿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注:瓦伦丁的殉教时间存有异议,还有说法是269年或273年。)后来,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瓦伦丁临刑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节”,后人又改成“情人节”。
热搜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