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8年1月初,大批彼得格勒工人和基层军事人员认为,刺杀列宁的企图是立宪会议和苏维埃政权之间斗争的一个方面。但即便现在,一些重要的卫戍部队仍然重申支持立宪会议。由于其营地与塔夫利达宫相距甚近,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宣称支持立宪会议,或许是最令布尔什维克头痛的了。[109]尽管它对立宪会议的支持是有条件的(即通过立即实现**的和平、无偿均分土地和**监督工业生产和分配的法令),但大部分立宪会议社革**团成员对颁布这些措施的承诺已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后来在1918年元旦夜,发生一起令彼得格勒苏维埃当局更加不安的事件,后者进一步点燃了已经高度爆炸性的**局势。列宁在向将被派往顿河流域打击科尔尼洛夫、阿列克谢耶夫和卡列金**的部队的赤卫队员发表了演说后,返程时所乘车辆遭到枪击。无论列宁还是他的乘客——妹妹玛丽亚和瑞士********弗里茨·普拉廷[103]——都没有严重受伤,而作案人逃之夭夭。但是,苏维埃当局立刻得出结论认为,右翼社革*人对未遂刺杀负责。次日,右翼社革*人的主要报纸《**意志报》的办公室被搜查,该纸编辑部成员兼立宪会议社革**团局成员皮季里姆·索罗金和安德烈·阿尔古诺夫[104]被捕下狱。[105]
在列宁看来,每个议题的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含义都与整个问题的含义不同。十月**并没有改变列宁的立场:苏维埃政权原则上需要立宪会议。只是**形势、**和阶级斗争中的力量平衡发生了变化。即使在1918年1月,也不可能说“苏维埃的权力已经得到巩固”,所以在1917年夏天,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一点并不奇怪。
*这个词在《**与**》中没有作为一个概念出现,这并非巧合。对这一遗漏的解释往往是不明确的,尽管这很简单。对列宁来说,阶级和***在自治的******中不再存在。根据考茨基1918年撰写的《******》一书以及马尔托夫在后来的著作中提出的各种论点,认为列宁的《**与**》因在自己的时代引入一*制而受到批评,这是不科学的。这些偏见性的批评针对的是1917年后苏维埃俄国的现实,拟定了反对它的论据,并将新形成的局面投射到列宁早期的作品上,好像他在1917年就已经主张一*制了。
当然,列宁从1918年起就确信,协约国的直接目标是在军事上孤立苏维埃俄国,中小**成为这一伎俩的工具。他提到了1919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他在会上宣布,如果没有协约国,邓尼金和高尔察克都不可能坚持自己的立场,而邻国也不会成为他们攻击苏维埃俄国的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