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山洞的张凤祥拿起这个圆环状的东西在太阳下仔细辨认,这东西黑乎乎的,浑身是土,形状酷似一个大号的鱼钩,这样一副灰头土脸的打扮,更坚定了张凤祥认为这是一块废铁的判断。
1971年8月的一天下午,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农民张凤祥,在果园里修整田地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人工石洞,张凤祥还从这个石洞的底部还掏出了一个类似钩子的黑乎乎的东西,拿在手沉甸甸的,张凤祥以为是一块废铁,收工回家的时候,就随手带回了家,给六岁的弟弟张凤良当玩具。
有几个渔民羡慕不已地说,下次再有这样的好事,也留在网房子陪张凤祥。想不到这次二愣子先发现了两只水獭,随后带着两条狗冲在前面。我那时才十七八岁,正是甭管做什么都不肯服气的年龄,一心想先抓住水獭,也好让张凤祥看看。
张凤良见到这个“铁钩子”后,就用一个绳子将其拴起来,每天和小伙伴们拖着玩,过了七八天,铁钩子竟然拖出光泽来了,太阳再一晒,就能看出这是玉。张凤祥发现异样后,就明白这可能是一件文物,接受过一定宣传的张凤祥,便带着这个铁钩子到了翁牛特旗文化馆,一个叫王志富的**用30元征集了这件文物,随后就将这件玉器当成了普通文物,放进了箱子里。
昨天晚上,王队长和张凤祥等一些人在网房子商量好半天,终于还是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听得我在一旁拍手叫好:没错,对待豺狼有猎枪,而招待水獭的,当然只能用渔网了。也难怪,王队长不像张凤祥,他是渔民出身,别管做什么事,先想到的除了鱼,就是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