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四海之内皆兄弟,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明明亲疏有别,利益各有所属,怎么能无视这些界限和差别呢?难道靠对人“敬而无失、恭而有礼”,就能能感受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了吗?个中道理何在?
【思考之五】现实中,我对他好,有时候他也不见得就对我好。所以“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也不一定能行得通,是吗?
【白话】君子内心有敬而且行为上不放纵(守正),与人交往谦恭而且有礼,四海之内那就都是你的兄弟啊。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好像司马牛对这句话还没有彻底理解,仍然对自己的担忧怀揣不下,于是又来问文学科的高材生子夏。子夏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句话很重要。一个人能做到对人恭敬,不失礼,那有什么好忧虑的呢?自己做好了,四海之内就都是兄弟,这就像把家庭的**真正的推向了**,**就像一个大家庭。
宋儒陈祥道曰:“处己敬而有德,则人宗之;与人恭而有礼,则人亲之。如此,则四海之内孰非兄弟也?”自己做到恭敬有德行,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待人恭敬有礼,自然有人亲近你。这样,四海之内不就皆兄弟了么?
中国民间还有一个“五湖四海皆兄弟”的传说,后来“五湖四海皆兄弟”又变成了成语。民间传说大意是:北方有一家人不知道姓什么,爹妈儿子三个人。儿子名叫四海。爹几次进京考状元,都落了榜,因求名师竟然一去多年音信皆无。四海见妈急得满头白发,就到南方找爹。四海路途生大病被一个叫五湖的人救了他,两人结拜为兄弟后就产生了“五湖四海皆兄弟”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