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国庆前夕,我在B站观看了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的视频 这位年逾七十、和蔼可亲的美国大叔的故事打动了我 碰巧,家里正好有一本关于《说文解字》的通俗读物 作为东方厨的我,便结合了东方Project中秘封组的故事进行展开……
据中国文字博物馆研究中心的统计,全世界目前已发现的殷商甲骨文不到5000字,但真正被释读出来的字数仅在1500—2000字之间,大部分还没有被释读出来。而在已经破译的甲骨文中,有一批尚有争议。
2017年,一则有关中国文字博物馆斥巨资,以“破译单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的天价悬赏**,引发广泛关注。据称,这批需要释读的疑难甲骨文,总量近3500字。换言之,中国文字博物馆悬赏破译甲骨文的奖励基金,将达到3.5亿元**币。这也说明甲骨文的破译工作绝非轻而易举。
在通往殷墟博物馆的路上,石碑上的甲骨文字吸引着路人驻足欣赏。讲解人员介绍其中的“福”字说,甲骨文的形象,看起来像有个人托着酒,这样一个福字的意思,非常吉祥有意趣。
所指的似是“羌”字在出组二类、何组、黄组、历组、无名组、花东子卜辞中的写法,一般认为是绳索之形,而非木桩之形。(王子杨《甲骨文字形类组差异现象研究》)甲骨文中另有木桩形的表意字,与“羌”字所从也不同。(陈剑《殷墟卜辞的分期分类对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性》)
另外,殷商甲骨文“一字多形、一字多义”的辨识难度大。由于殷商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文书法也就会应运而生。而书法创作与文字书写,是要求同一个字在通篇文字书写系统里具有不同的变化形式。这就如同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全篇20个“之”字,每个“之”字的写法都不尽相同一样。殷商甲骨文书法中,“一字多形”的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同样一个甲骨文文字的笔画长短变化、字形正反写变化、简略笔画等。另外,殷商甲骨文的文字释义中也存在“一字多义”的书写情况。因此,对单个甲骨文的辨识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将其放回到原来的整篇甲骨文文章中,才可以比较客观地考释出其原义。
林清旖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