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恰恰是都看懂了,才表达不喜欢的啊。电影也搞拼图式拍摄和剪辑手法,当然是可以的。但我们搞拼图也好,看电影拼图也罢,拼图切太碎就是会很影响游戏、观影体验……《无名》最大的特点就是“切太碎”,反而破坏了整体的叙事结构、观影情感。
程耳的电影风格像是玩拼图,他一上来就给你几张漂亮的图片,有的是一片衣角,有的是一顶白发,有的是虬结有力的肌肉,但是不告诉你是什么,你心里大概知道似乎几个人。然后他给你一把碎片,你拼着拼着,拼完一张美少年;又拼着拼着,第二块拼图也卡上了,你拼出了一个白发学者;再拼着拼着,拼出了一个肌肉老头。当你以为你把他给你的几张拼图都拼完的时候,你发现拼完的那几张竟然还能一起合成一张更大更完整的拼图,图里还有讲不完的无穷故事!——拉斐尔《雅典学院》。
连**神剧都知道“汉奸只能利用,不能信任”这个道理,这个警惕性很高的军官突然就不知道了......所以,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什么?刻意,炫技。刻意搞对白,刻意说上海话,刻意的叙事.....刻意多了,就感觉不到真诚。这个故事,如果用合适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且最后能在观众心里留下点什么东西,那就是一部好电影。《无名》达到了吗?我认为没有。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我之前写的评论一样:一幅画像,用油画布、油画笔就可以画好,但它非要弄成拼图。观众看了,就只顾着拼图。有些觉得这部电影好的观众,享受的更多是“拼图成功”的乐趣。但是,它远离了绘画的初衷:你画的是什么?你想通过绘画表达什么。
比如拥抱流行娱乐,和漫威、迪士尼、暴雪娱乐等电影、游戏领域的IP大厂合作推出联名主题玩具,还推出乐高大电影,把乐高变成了文化符号。
另外,《无名》里还有不少插叙、闪回和嵌套,使得整个故事像被拆得彻底的拼图,需要观众按照电影线索和逻辑一点点去重新组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