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诞生以来,宇宙就一直在膨胀,空间和时间随之开启了运行轨迹。宇宙不可逆的膨胀方向决定了时间的走向,我们不妨按照时间顺序,从宇宙看向我们生活的太阳系与地球。由于核聚变反应堆的能量输出和光度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稳定增加,太阳在早期并不像如今那样明亮,所以太阳系的宜居星球在早期应该更靠近太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阳是我们所消耗的能量的主要来源,像风力、煤、天然气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另类存在或存储方式,所以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来说,一旦失去了太阳就意味着走向灭亡。
最要命的是:太阳也是有寿命的。当太阳走向消亡、不再是恒星的那一天,地球也将会走向毁灭。到时候,地球上的生物自然也会随之毁灭。
50万年后,地球人类处于彻底退出太阳系生命周期的前夜,其实,这个时刻也是地球人类悟懂“太阳系”的时候。在地球人类即将退出太阳系的时候,也是地球人类创造的“火星人类”走向“文明”开始的时候。
实现世界大同后若干年,人类玩转整个太阳系后,一切准备就绪,最终离开地球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许多星图生存发展,与银河系中许多高级文明一番争斗,最后走向结盟形成银河系大同。更遥远的将来,银河系仙女座融合,银河系仙女座数不清的高级文明再次结盟……。
所以,无论是从哪个方面进行分析,太阳的对于地球生命来说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熵增定律告诉我们,宇宙中没有所谓的“永恒”,任何东西都会因熵值的不断增加而走向终结。因此问题来了:哺育地球万物的太阳会在什么时候灭亡呢?而它留给人类的时间又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