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海洋人物

海洋监视监测系列卫星(又称高分三号系列卫星)用于全天候全球海洋和陆地信息的监视监测。2022年4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03星。高分三号03星发射入轨后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三号、高分三号02星组网,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建成。该系列卫星实现1米分辨率、1天重访部分区域,是我国实施海洋开发、进行陆地环境资源监测和应急防灾减灾的重要技术支撑,提升了我国雷达卫星海陆观测能力,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减灾、国土、环保、水利、农业和气象等领域提供有力保障和有效支撑。

海洋监视监测卫星01星、02星分别于2021年11月23日和2022年4月7日成功发射,在成像质量、探测效能、定量化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提升。“双星”与2016年发射的高分三号卫星成功组网观测后,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在海洋环境监测与海上目标监视、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监测、土地利用、地表水体等多要素观测方面,能够提供高时效、稳定、满足业务化应用的定量遥感数据。

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又称海洋二号系列卫星)用于海面风场、浪高、海面高度、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参数监测。2021年5月19日,海洋二号D星成功发射,与已经在轨运行的海洋二号B星和海洋二号C星“三星组网”,构建了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实现对全球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风场、海面温度的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观测,直接为灾害性海况预警预报提供实测数据,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国防**等提供支撑服务。

海洋监视监测卫星“双星”入轨后,在工程各大系统和参试单位的通力配合下,在轨测试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卫星平台及载荷系统、地面系统与应用系统在轨测试大纲与细则要求的全部内容。测试结果表明,海洋监视监测卫星01、02星运行状态良好,1-2级数据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海洋、应急管理、国土、地质、生态环保、水利、农业、气象等主用户业务应用。

摘要:近日,自然资源部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海洋监视监测卫星(1米C-SAR)01星、02星在轨测试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评审,标志着海洋监视监测“双星”在轨测试工作圆满结束,具备了在轨交付及投入业务使用的条件。

海洋监视监测系列卫星(又称高分三号系列卫星)用于全天候全球海洋和陆地信息的监视监测。2022年4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03星。高分三号03星发射入轨后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三号、高分三号02星组网,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建成。该系列卫星实现1米分辨率、1天重访部分区域,是我国实施海洋开发、进行陆地环境资源监测和应急防灾减灾的重要技术支撑,提升了我国雷达卫星**观测能力,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减灾、国土、环保、水利、农业和气象等领域提供有力保障和有效支撑。

      打开APP搜你想看,本站所刊载图文之著作权归快看漫画官方和快看漫画用户所有,内含官方内容和快看社区用户编辑内容,非经本站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