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海灯法师来到少林寺,开始一边研究学习武术,一边弘扬武术精神。海灯所到之处,大都能掀起一股武学热。
1979年,77岁的少林寺海灯法师出现在纪录片《四川奇趣录》中。在片中,他表演了绝学“二指禅倒立”。后来,随着同名电视剧《海灯法师》的热播,一时间很多人认识并了解了这位高僧,开始有大量的青年开始学习武术。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1074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谈及中国功夫和少林武术,几乎没人不知道海灯法师。虽然现在已经少有人谈论海灯,但几十年前崇拜海灯武功及武学修为的人不计其数。然而海灯法师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在87岁去世之后,海灯法师的声誉一落千丈,从最初的万人追捧到被指出‘作假’、“欺世盗名”,甚至连少林寺都没有进行追悼。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海灯真的是冒牌武林高手?
而让海灯真正名声大躁的是碰上了少林热。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上映后,在国内掀起武术热潮,无数年轻人对少林寺甚是向往,意欲拜师学艺。而恰巧当时,海灯的弟子肖定沛写出了一篇将海灯与少林寺模棱两可联系在一起的文章,后来又被某著名作家写成《海灯法师传》。从此以后,海灯的功夫被冠有少林的美名号,他与少林寺的渊源关系也被莫名其妙传扬出去。
新中国成立后,海灯法师开始参各种武术的比赛表演,在习武的过程中,海灯法师依旧刻苦学习钻研他热爱的文学和医学。他也继续研究佛学,在文学方面,他对旧体文学的造诣极高,一直被国内外专家所称赞。由于超高的文学天赋,再加上后天的广泛学习,在少林寺的日子里,海灯法师经常会写一些诗句,海灯法师曾出版《少林云水诗集》等。海灯法师提倡僧人们去开垦种田,去通过劳动,来解决温饱问题。这是首诗中描写了在寺中讲经的情景,又写到了农事,想来,海灯法师一生十分推崇“农禅并重”。
50年代,海灯法师来到少林寺,开始一边研究学习武术,一边弘扬武术精神。海灯所到之处,大都能掀起一股武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