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让机器人像人一样工作,是所有机器人制造企业的终极探索目标。杨跞说,机器人眼下首先要解决机器人的“四肢灵活”问题,“有了机械臂,下一步要研发机器手,灵活轻巧的手将对未来机器人技术产生质变。”他们还在试图解决机器**脑的思考方式,解决硬件执行、控制力和沟通后,最终要为机器人建立安全的云脑。
联想起好莱坞的各种机器**战人类的电影,人类是否会沦落为人工智能的奴隶,机器人是否会最终毁灭人类**?这些都成了真正的问题。
在杨跞看来,与人交互是机器人的终极存在形态,解决了安全和有效交互两大重点技术后,人的生活方式退半步,机器人技术往前进半步,机器人进入家庭的集成速度才会更快。“未来的世界,机器人越来越轻巧,人与机器人共融。让机器人进入家庭仍然需要人类观念的转变与妥协。就跟扫地机器人进入家庭一样,家庭的某些生活方式也在慢慢变化。”
由于想象力及技术有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汽车业已经通过既定的编程部署了机器人,有效地取代人类完成大部分封闭的制造任务,如拾取和放置、焊接和库存交付。
人形机器人将“拟人”作为终极目标,升级了机器人的机械难度。大脑环节,算是“制胜法宝”,目前采用云结合、人工智能,是行业的主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