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谋道不谋财!再努力也功不唐捐。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精神明亮,志趣高远:生本教育的学生学习的动力,靠的是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老师的作用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两段话我们就该明白,孔子想通过三步走培养出圣人。第一步成为君子(学会做人,修己),第二步成为仁人(安人),最后成为圣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所以孔子心目中学而优的人,其实是谋道的君子。孔子认为君子掌握权力,他们才能造福百姓,这个**才有未来。这叫:“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君子生财有道,爱财有道,取财有道,谋道不谋财,是君子,但是我们做不到,也不必非要这样,非要这样搞到自己和家人寒酸度日吃不了几个菜,也很偏激。我们不必非要谋道不谋财,我们也不必只谋财不管道,瞎搞也不行。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教导他的门下弟子要安贫乐道,2500年后的今天,这些教育界败类却要扼杀孩子们的童真和理想,让他们成为金钱的奴隶。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所培养的学生,就是儒者。所谓“儒者”,是指从事文化事业、体现儒家文化价值的知识分子(即士)。但是,孔子首先要求的,是要成为“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这不只是对子夏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是他从事教育的指导思想。这里的“君子”,是从人格品德上说的,不是从**地位上说的。君子以“谋道”为目的,以“成德”为要务,决不是为了找一个职业谋一口饭吃,即不是以“谋食”为目的。君子是有更高的追求和更重要的使命的。
开眀
天命还是人为,由心而定;谋财还是谋道,高兴就好!不知痛苦为何物的少年,在这沉浮的世间,最终能看到什么呢?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