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讲,目前中国的汽车品牌力可能不如国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很快在某一个时间点,中国的品牌力也会超过他们。过几年中国品牌的优势可能会更加明显,甚至会把BBA的一部分市场争夺过来,转化成中国自己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市场。
短期来看,通过合作商换成当地更熟悉的品牌名来打开市场,貌似是汽车品牌出海非常“捷径”的选择,但长期发展考虑,这不利于中国原生态汽车品牌的走出去。很有可能发生的场景是,一台车在当地卖出去了10万辆,当地人甚至不知道这是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
从NIOBerlin发布会宣布订阅模式,再到回应消费者需求,新增买断模式,整个过程仅用时2周。互联网社交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发声渠道的同时,也给予了品牌方快速获取消费者意见的选择。中国品牌对海外市场而言是外来品牌,不管是新能源品牌进军发达**,还是传统品牌进一步渗透已有市场等,能否充分聆听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解读用户声音,逐步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均是当下中国汽车出海的统一课题。
中国汽车品牌出海虽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已不同往日,在新一轮的全球汽车行业变革机遇中,改变过往认知,快速调整市场战略,洞察国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习惯等,对国产品牌而言是挑战,更是大机遇。如何利用大数据,拉近与海外市场的距离,以数据驱动品牌出海实现海外业务迅速增长,是中国汽车出海业务新的探索方向。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能够支撑众多品牌的规模化发展。此外,目前中国东西部、南北部之前都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地理环境差异、气候条件差异、基础设施差异和消费能力差异等,这些因素都与多品牌的发展现状息息相关,也都为更多品牌发展提供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