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2万元以上),从而构成的犯罪。
诈骗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但是,并非所有的欺骗行为都属于诈骗。诈骗行为是作出与他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的虚假意思表示,要求他人交付财物,使他人产生认识错误而交付财物的行为,这种诈骗行为可称为核心欺骗行为。核心欺骗行为是实现诈骗目的的必要手段,没有核心欺骗行为不成立诈骗罪。
在借贷型“诈骗”案件中,不管办案机关认定的是诈骗罪还是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都要求两点:一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二是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为此,辩护要点就是:有无非法占有为目的?欺骗行为是什么?对方是否产生了错误认识?欺骗行为与错误认识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处分行为是否基于错误认识而进行?财产损失是什么?最终的获益者是谁?等等。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我国刑法采用简单罪状的形式对诈骗罪进行了**,通常我们认为诈骗罪中的客观行为表现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然而,敲诈勒索罪中也往往携带有欺骗的行为去进行敲诈勒索。所以,对敲诈勒索罪中的欺骗行为和诈骗罪中的欺骗行为进行区别界定,将会非常有助于区分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