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和习,是两种生命情感活动。学,是用脑子思考,掌握知识、概念、范畴与逻辑;习,是靠身体行动上的实践。这一点,孔子说的最到位“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边学,一边做就会感到无比快乐了。因为,你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在改造自己的现实生活上,这当然是一种美妙的快乐的心灵体验了。
我遇到不少高智商人群,他们内心反而更容易陷入心理危机中,这是匮乏了情感支持。同样的事情,比如,被同学攻击了,如果用逻辑分析,可能是对方有私利图谋,但如果用情感体验,可能就是嫉妒和艳羡。前者更容易消耗自我,让心灵陷入孤立之地。
把极其繁琐的论证过程表述为一个最简单的逻辑,牛顿使用的不是演绎推理,而是归纳推理,不是从一般到个别,而是从个别到一般。我们能否借鉴牛顿的方法,来证明心灵的存在、证明体验的存在?
举个例子,苏轼能够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但人工智能打死它它也写不出苏轼这样的诗词。很简单的道理,文学作品里不仅仅是文字,更多的是弱逻辑或者非逻辑的情感表达。文字、逻辑、事物、环境等等只是文学的素材,就像长在田野里的花朵、**上的雪莲、水中的莲荷等等,它们无法自行形成带有强烈感情的诗篇。艺术和技术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艺术是心灵的学问,而技术则是逻辑学问。
所以,以主观唯心给出一个无懈可击的逻辑理论解释“未知”!以此安抚恐惧的心灵,这就是早期人类哲学的本质及宗教的发展方向。
东方同人漫画心灵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