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代的影片中,“寻找”不约而同地成为了若隐若现、反复纠缠、挥之不去的意象。寻找美好的童年,寻找失落的亲情,寻找遗失的物件,寻找生活的真实,寻找生命的真谛……所有这一切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心路历程:没有话语权,没有代言者,甚至没有相对清晰的文化形象,但他们不惧生活的诱惑与挑战,不忘对生存的状态展示,不停对生命的本质思考。
合理世界即世界自身,是它表面的合理,是固定的、理应的、适意的;扭曲世界即世界背后的实质,作为真实之物。例如“认同痛苦”——认同是一个方面,痛苦是另一方面,这是两个世界。合理世界是认同之物,扭曲世界则是被认同之物、被掩盖之物,而人们往往活在认同之物当中,比如信仰、“理想”、理智、标准,背后的彻底扭曲则作为被认同之物——它是一个刻意被掩盖之物,它隐入合理背后,人们难以看到。
“我们所见之物,”皮斯托琉斯轻声说,“正是我们自身的内在之物。没有什么比内在之物更为真实。大部分人活得并不真实。因为他们视外部世界为真实存在,却无视其自身的内部世界。他们也能幸福。但人一旦获得另一种知识,就不会选择走一条庸常之路。辛克莱,庸常之路容易,我们的路却艰难——但我们愿意走。”
很简单,有观众被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感动,看完电影专门去了解原型人物,寻找一年前那个真实小男孩的事迹和后续。
也有观众纯粹被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感动,他们看完电影后还专门去了解原型人物,寻找一年前那个真实小男孩的事迹和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