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备课组教师继“营养与烹饪”系列课程后,进一步精心策划新的主题课程“缝纫”系列——“花样缝纫·织出美好生活”。
1870年英国教育法出台,烹饪、缝纫、木工和金属加工等实践活动被纳入学校课程,此后,包括烹饪、缝纫、洗衣服在内的家政课成为女孩必须修习的课程。1892年,烹饪课程在《公立小学管理条例》中正式确立,一直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据了解,自2017年起,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在拓展课的基础上整合学校、社区和家长资源,开设缝纫、烹饪、种植、电工等课程,打造包括12门必修课和7门选修课在内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每周上2节劳动教育课,不仅能培养动手能力,也能从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严冉冉说。
鲁毛才让告诉记者,*的***以来,她见证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她所在的甘南地区为例,十年来专业化特殊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2013年,甘南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始招生,先后建成了图书阅览室、多感官教室、VR科技馆等近30间康复功能室,并开设了基础课、计算机、烘焙、缝纫等几十门课程。
学校还将课程创造性地分为体验型劳动、技能型劳动、创造型劳动。体验型劳动如社区义工、职业体验、校园接待志愿者等,通过体验,初步感悟劳动、职业的差异,在体验中发现个人的职业能力和特长,以职业目标激励个人学习奋进,为今后的职业规划及人生发展奠基;技能型劳动如校园农夫、家政清洁、损伤康复、编织缝纫等,通过实践,获得生产、生活的基本劳动技能,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好准备,获得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能力;创造型劳动,如校刊编辑、非遗艺创、广告文宣、海报设计等,通过创意和创作,在文学、艺术、科技研究等方面大胆创新,在活动策划、文创创意等方面勇敢尝试,为将来个人或团队的创业实践积蓄经验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