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小说原本并非出于娱乐目的而创作,《隋书·经籍志》把编纂志怪小说视为“史官之余事”。比如志怪小说的代表《搜神记》,其作者干宝是晋代有名的史学家,著有《晋纪》,因为目睹了“父婢死而再生,及其兄气绝复苏”这样的灵异事件,而撰写《搜神记》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书中收录的灵异诡谲的传闻,很多也与当时崇尚阴阳谶纬之说的**风气有关。志怪折射出了当时的**和人心,有时相比正史,也许更加接近于某种程度上的历史真相,正如《中国奇谭》在创作上对于“妖”这一主题的阐释,“不仅是简单的善或者恶,也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
看着始终红不起来的谭小环,无线也渐渐失去了耐心不再力捧,谭小环也逐渐成到出演三四线的小配角,而直到现在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角色应该就是《搜神记》里的“蛇妖天尊”。
汉晋时期狐仙故事开始出现,像《搜神记》就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描写狐仙虽神通广大,但有怕狗、有臊气、变形后仍留有尾巴等属性,为以后的狐仙故事奠定了基调。唐代《任氏》《计真》等传奇大行其道。元明话本小说也多有狐仙出现,如《西游记》中的众多狐妖、《封神演义》里的妲己等。至清代,以《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笔记小说大畅其说。《聊斋志异》更是集狐仙之大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蒲松龄笔下,狐仙们一反前代狐媚、阴毒的形象,变得美丽善良、忠于爱情、乐于助人。
但无论是这部动画改编的精怪故事,还是《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等自古流传的怪志杂谈,探其内核无不是影射着“人”,以幽冥鬼怪狐妖之讽喻世俗,表现的多是对现实的关注与批判。
为了让今天的读者朋友能坐享古人之乐,品味历史上的那些鬼事儿,本书从《搜神记》、《太平广》《阅微草堂记》、《聊斋志异》《笔记》《子不语》《笑林广记》《谐铎》等经典著作中,精心遂选了具有代表性的神怪故事,它们生动活泼,题材丰富,如阴阳情恋、人狐结合、因果报应、狐仙鬼妖、神奇之人、奇遇游历、转世投胎、宫廷将相、阎罗判案、动物通灵等,借狐、鬼、神、妖影射出形形色色的**现实,反映了当时的**面貌。
暂无
其他
infoti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