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都知道***对《易经》《禅学》《道德经》的评价!也知道孔子,王阳明读《易》才成为圣人的故事,让我们学习老子,孔子,王阳明,弄懂周易,有了深邃的哲学思想,才能迎天下之变。
其实“孔子问礼于周”这事,很明显是道家对儒家的矮化和贬低,基本可以确定这种说法出现于战国末期,《庄子》中有多处老子指点孔子的记载,说的不好听点都可以说是“教训”孔子,孔子的形象是比较无知并且唯唯诺诺的,老子则是显然凌驾于孔子之上。韩愈就认为这种说法很荒谬,认为道家和佛家是在占孔子的便宜,儒家认同这种荒诞的说法就是自轻自贱。
如果从人类人口总数、从影响人类历史的时间长度来看,孔子、庄子作为思想家,在世界范围内排名进入前10,没有一点问题。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人物。儒家讲孔孟之道,道家讲老庄哲学。
老子的《道德经》吸引了世人,也吸引了儒学家孔子的目光。他敬佩老子的道教思想,想向老子请教。但在请教之时,他已是个赫赫有名的儒学家了。
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已被老子讲得透透彻彻,莫得孔子说的,孔子只好从“仁”字讲起走了。老子学说,虽包含有治世法,但是略而不详,他专言道德,于仁义礼三者,不加深论。孔子窥破此旨,乃终身致力于仁义礼,把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条分缕析地列出来。于是老子谈道德,孔子谈仁义礼,结果孔子与老子,成了对等地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