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22年以来,泗洪县坚持“生态、高效、特色、现代”的渔业发展定位,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促进渔业绿色循环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目前已建成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总面积1.1万亩。实现池塘养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实现生态效益、**效益、经济效益共赢,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盐碱地全面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全省涌现出上粮下渔、稻渔综合种养、渔盐一体化、棚塘接力等典型生态治理模式。滨州市博兴县实施“挖池抬田、上粮下渔”工程,累计治理盐碱地12万亩,形成6万亩耕地,6万亩池塘,实现亩产粮食1000千克,亩产对虾800千克,发挥了渔业降盐治碱的重要生态功能,增加了农民收入。
全省各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开展“五大行动”,全面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落地。如广州、佛山等7市启动整市推进养殖尾水治理计划,佛山市已印发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以**担任组长的池塘改造提升工作专班,实施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并在简报形式进行进度排名。渔业高科技园创新开展鱼塘种稻试验,实现“水上种稻,水中养鱼”,原位处理养殖尾水;优化近海传统养殖,推动深远海养殖,启用深远海养殖平台“海威1号”等。
根据市里下达的目标要求,佛山各区根据各自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养殖池塘提升改造**,推进实现渔业产业振兴、绿色发展,着力满足**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
至2030年,以渔降盐、以渔治碱成效明显发挥,示范上粮下渔、设施渔业等绿色高效典型模式,推广耐盐碱品种,打造盐碱地渔业特色品牌,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渔业资源环境明显改善,全链条发展跃上新台阶,渔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池塘养殖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工厂化养殖新增水体400万立方米,水产养殖产量达到72万吨,选育耐盐碱新品种(系)4个以上,打造绿色标准化水产品生产基地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