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情绪稳定后,对能理解语言的儿童可重新引其进入原场合或原刺激情景,以培养其适应和调控能力。这时先口头提示:“刚才找不到玩具该不该着急打妈妈?摔东西对不对?”
他们往往是用其他东西将儿童的注意力引开,而不是教孩子用准确的动作面对他感兴趣的东西。每一次活动时,儿童都被成人用另一个东西**走。这就使得孩子远离了发展目标。
卢梭认为,智育的任务不在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而在于发展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儿童不能学习一切东西,只需要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不要教给儿童正确的答案,而应该让儿童自己去获得,引导儿童**解决问题。
1.家长与儿童面对面坐好,进行拍手拍头的指令活动2.家长藏好需要寻找的物品,告知孩子你来找"汽车"(能力高的孩子家长告知儿童需要先找什么,再找什么。)3.儿童进行寻找物品4.儿童完成并获得强化物
有两种强化程序在控制行为时非常有效:一是约定性强化程序。即教师与儿童约定好,如果儿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如正确地拼写20个字),教师将允许儿童从事某件儿童想做的事(由儿童提出来,如允许儿童玩10分钟的游戏等)。要使约定性强化程序有效,必须满足双方的需要,而不只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相互信任、公平约定。二是代币制强化程序。指的是在儿童出现某种所需要的行为时,并不直接给予强化物,而是给他一种特殊的东西(如特制的纸币、小棒、学校中常用的小五星、红旗等),只要儿童把这个东西赚到教师**的一定数量时,就允许儿童用这些东西去交换某种活动或事情,如打乒乓、玩游戏机、看电影或电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