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目光如炬,慧眼识人,他曾建议曹操“软禁”刘备,因为当时刘备虽依附于曹操,但郭嘉却看出刘备仁德而智慧,手下又拥有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等虎将,不会久居人下,曹操虽然也认为刘备是个英雄,但却认为软禁刘备不太仁厚,结果后来刘备脱离曹操后,三顾茅庐,请得诸葛出山,三把火为刘备烧出了新天地,当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围追堵截,走投无路时,曾哀叹如果奉孝尚在,焉有赤壁之事?而郭嘉英才不寿,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已经病逝。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定下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一直都被后人津津乐道。三顾茅庐之后,刘备也一直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方向去执行,先后取得了《隆中对》中的荆州和益州。
三国时,刘备爱才,除了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他的手下还有其他厉害的谋士,其中一个能与诸葛亮比肩的,当属庞统。
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的刘备一直屯驻于新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向刘表提出趁曹操进攻乌桓时偷袭许都的建议,刘表没有采纳。同年,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建议刘备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
诸葛亮的推销的案例最大的就是赚得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本身不过一个隐居的书生,在那个年代,想要当官,最重要是要讲究出生,高门大户出生,自然就有官做。比如袁绍四世三公,当然一出山就惊人了。但诸葛亮“山野村夫”,没有这个条件,只能靠包装。先有水镜先生的吹嘘“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后来有农夫唱歌,两次不和刘备见面,可谓吊足了胃口,最后放出早准备好的隆中对,忽悠得刘备一愣一愣的,请他出山时欲拒还迎,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
襄阳花鼓*《卧龙出山》讲述了诸葛亮满腹才学且有济世之心,但年纪尚轻无人举荐,妻子黄月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定助诸葛亮一臂之力,以品酒为名请来父亲黄承彦,要父亲出面给诸葛亮做宣传。黄承彦探明诸葛亮的真意,又考察了诸葛亮对当前时局的分析,看出诸葛亮确有经世之才,遂决定出手辅佐他,于是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佳话。《卧龙出山》剧情活泼,人物对白风趣幽默,显示了襄阳厚*的三国文化底蕴。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