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鲁小姐的人物性格特点是:才华横溢、痴迷八股、贤妻良母、科举**的女性牺牲品。
其祖南昌太守蘧佑、其父蘧景玉。他的主要活动集中于第八回到第十五回之间,在第十七、二八、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四二、五四、五六回中也有出现。
鲁小姐是美女,更是才女,且与寻常才女不同。鲁编修因无公子,便把女儿当作儿子,开蒙就读《四书》、《五经》,十一二岁起就学做八股。小姐“资性又高,记心又好”,大家名文、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默记三千余篇,自己做出来的文章也是“理真法老,花团锦簇”。诗词歌赋正眼不看,台畔床前摆满时文,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鲁小姐既是这样一位女学究,见蘧公孙只把吟诗作雅事,于举业全然不放在心上,自然愁闷。何况还劝说不得,劝了不仅不招揽,自己反被说俗气。鲁小姐因此整日愁眉泪眼,长吁短叹。本当新婚燕尔、伉俪绸缪之际,却因了人生观、学术观上的这点参差,夫妻关系一度“啾啾唧唧”,颇有些紧张。
自来将《儒林外史》作批判小说读的,尤其是男性读者,对蘧公孙自然有些叹其不争气,对鲁小姐大概也都不大待见,不满其陈腐、功利。不过我倒觉得,蘧公孙与鲁小姐其实正是一对最平凡的好夫妻。虽然想法上参差不浅,难说琴瑟和谐,但各自本心不坏,也肯互相妥协,都有缺点,也都有担待,磨合日久,情意自生,也就渐渐恩爱了——世上这样的夫妻本来很多。
蘧公孙现成的少年名士做久了也觉无味,何况见两位娄家表叔半世豪举却净遇些盗虚无实、招摇豪横之人,落得一场扫兴,于是做名士的心也看淡了,诗画也不送人了。有心重致举业,却无从入手,彷徨之际幸遇忠厚**马二先生,直言相劝,使他如梦方醒,重新找到生活目标,举业虽未成,却也随着马二先生学做选家,另辟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来。蘧公孙的性格有公子哥儿的散漫,却少大家公子的气度。家仆拐走丫鬟,他不依不饶,定要追究,结果险些引来杀身之祸。又是多亏马二先生仗义行侠,替他消灾解难,兼以谆谆告诫,蘧来旬从此沉着了许多。
鲁小姐虽然望夫成龙,但也并非全是俗不可耐的功名心作祟。鲁小姐为丈夫不事举业而气闷,母亲和养娘劝她,就算姑爷不中进士、做官,凭两家的家境,也可衣食无忧。鲁小姐答道:“‘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依孩儿的意思,总是自挣的功名好,靠着祖、父,只算做不成器!”鲁小姐是有志气的人,虽然我们不一定赞赏她的想法,但至少知道她不是禄蠹。鲁小姐知蘧公孙志趣不在举业,也并未苦逼,转而勤奋课子而已。蘧太守病重,公孙回乡侍疾,鲁夫人舍不得女儿,鲁小姐深明大义,劝解了母亲,“全副妆奁都搬在船上”。太守过世,公孙承重,鲁小姐“上侍孀故,下理家政,井井有条”,亲戚无不称羡。鲁小姐是一等贤妻。
蘧公孙与鲁小姐的人物形象,在吴敬梓先生的笔下,有一些喜剧性,但决非滑稽;有一些幽默的调侃,但更多的是善意的写实。他们是一对最寻常不过的平凡夫妻——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大多数人都是中品人物,只不过他们是在《儒林外史》这部小说中,所以他们是儒林中的中品人物。(张超整理)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