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怆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出生于伏特金斯克市,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
1864年,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1867年,《第一交响曲》在莫斯科首次演出。1870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莫斯科初次演出。1876年,与梅克夫人开始通信。1877年,芭蕾舞剧《天鹅湖》首演。1879年,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首演。1880年,《意大利随想曲》首演。1888年,《第五交响曲》在圣彼得堡首演。1890年,创作歌剧《黑桃皇后》。1892年,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圣彼得堡首演。1893年,创作《第六交响曲》;11月6日,逝世。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其中交响乐创作处于重要位置。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罗斯音乐的发展成就,同时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把高度的专业技巧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戏剧性冲突和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 。
《悲怆交响曲》简介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奋斗、爱情、兴奋直至恐怖、绝望、失败、消逝等,充满了**、追忆和悲恸的情绪,是作曲家一生的写照。
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熙熙攘攘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因此,《悲怆交响曲》虽旨在将“人生”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却仍是一部相当个人化的作品。
本曲虽属于标题音乐,是作曲家以自己一生的痛苦经历和悲观情绪为基调,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段特定的感情描写,而是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况且“悲怆”在俄语中更多地含有“多情的”、“**”的意思——这也就更好解释了为什么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和、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和第三乐章会相对明快甚至于狂欢。
柴可夫斯基在这首交响曲写就之后曾经说道,他心里早已有了标题,但不想说,之后当他亲耳听到了自己的音乐时,不住赞叹道:“多么美!多么悲怆!”作曲家的弟弟正想给这首曲子拟个题目,听到这话,便鼓励柴可夫斯基在谱上写下“悲怆”。因此本曲不应视为纯粹的标题音乐,而是对于生命历程复杂的刻画。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