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藏刀属于三十六计。
笑里藏刀就属于敌战计中的第十计,解释也就是比喻外表和气但内心险恶的意思,笑容本来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但相反也是人性最要命的弱点,原文为: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释义就是用笑容掩盖对方,让对方不生怀疑之心,但暗地里是表面柔顺,实则是硬中带刺。
笑里藏刀的计谋典故
公孙鞅计取崤山,战国时期,秦国派公孙鞅率兵攻打魏国,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可吴城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易守难攻;公孙鞅获知守将是与自己曾有过交往的公子行,他遂书信一封,声称立场不同各为其主,因为交情,可以和平谈判,并约定时间会谈。公孙鞅还佯装撤兵,公子行见秦军撤兵,马上回信约定会谈,公孙鞅见已入圈套,并暗地设下埋伏。会谈之日,公子行见公孙鞅并无恶意,而且全部没带兵器,并开始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融洽,公孙鞅摆宴款待,公子行开心接受,没想到一声令下,伏兵已四面包围了他们,公子行和三百随从全部被擒。公孙鞅利用俘虏骗开城门,并轻松占领了吴城,这就是秦国公孙鞅用笑里藏刀之计轻取崤山的故事。
三十六计共分为六套,也称为三十六策,三十六计源于南北朝,最终成型于明清时期,共分为六套,每套六计。
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
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时使用的计谋,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使用的计谋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