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创作的两幕剧《推销员之死》。
作品描写的主人公是有三十余年推销经历的威利,一直被美国商业文化虚幻的光晕所笼罩,盲目估计自己的能力,幻想通过商品推销得到名望以及并不现实的美好前景,《推销员之死》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悲剧性的一生。
他常处于吹嘘、夸耀、谎言连篇的心态,直到临死都以为一定能达到功成名就,而对自身毁灭的原因却浑然不知。该书刻画了一个小人物悲剧性的一生,揭露了美国富有神话的欺骗性。该剧风格如此简单,主题如此充满了必然性,似乎根本就不是一部经过创作和演出的作品。
这是因为米勒先生满怀同情地洞察了一些普通美国人的内心世界,并不动声色地将其希望和痛楚呈现在了戏剧舞台之上。该剧“呈现在大众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还是衡量**及其**――经济、家庭、***和梦想――的尺度。威利・洛曼……成为了美国式自夸、自负和自欺的象征。但每个人仍然心系这位深感好运不再、意志消沉的男人。
《推销员之死》艺术手法:
《推销员之死》在艺术的构思和表达上同样显示了它的独到之处。剧作是一部两幕剧,舞台表现的时间是两天一夜,剧作虽设计出一些直观的现实场景。如推销员威利的厨房、后院,威利·浴曼夫妇的卧室,比夫兄弟就寝的阁楼,纽约的一家饭店,威利的老板霍华德的办公室,以及波士顿的一家旅馆房间等。但剧作所表现的又不仅仅是这些实际场景中的内容。作品通过回忆、幻想、讲述等手段和视角,设计出一个具有**意义的舞台空间,在现实和虚拟的游走移动中,展示了威利及其家人的生活全景,着力表现的是他一生的希望、忧愁和苦恼。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美国剧作家。主要作品有戏剧《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等。1915年10月17日,米勒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富商家庭。米勒读书期间开始尝试戏剧创作。1947年,米勒凭《全是我的儿子》一举成名。花六周时间写成的《推销员之死》(1949)得到了包括普利策奖在内的三大奖项,为他赢得国际声誉。
米勒的重要作品多写于五十年代,如影射美国**歇斯底里状况的《萨勒姆的女巫》,反映工人生活的《两个星期一的回忆》和写意大利移民的《桥头眺望》。之后他写得很少,但总是适时地发出自己的声音。2005年2月10日凌晨,米勒因心力衰竭去世。阿瑟·米勒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并称为20世纪美国戏剧三大家。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