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花》是1957年首演的一场粤剧作品,作者是唐涤生。本剧背景是明末崇祯六年,国势积弱多年,崇祯帝虽欲励精图治,但因饱受沉重压力,用人不当,国势日益衰弱。戏曲讲述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悲情爱情故事。
粤剧《帝女花》为戏曲大师唐涤生50年代末所撰,唐用词优雅感人,**他大量采用古典,重视乐曲的配合,令到他的剧本更觉典雅。1957年首演,是香港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在1957年6月的作品,非常著名,也是任剑辉和白雪仙的粤剧戏宝,更是仙凤鸣粤剧团最为人传颂的粤剧。
故事讲述明末思宗长女长平公主年方十五,因奉帝命选婿,下嫁太仆之子周世显,无奈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皇城遂破,崇祯手刃众皇女后自缢。长平公主未至气绝,被周钟救返藏于家中。后来清军灭了闯军,于北京立国。长平公主知悉周钟欲向清朝投降,幸得周钟之女瑞兰及老尼姑之助,冒替已故女尼慧清,避居庵中。世显偶至,遇上扮作女尼的长平公主,大为惊愕,几番试探下,长平重认世显。然而此事为清帝知悉,勒令周钟威迫利诱他们一同返宫。夫妻二人为求清帝善葬崇祯,释放皇弟,遂佯装返宫,并在乾清宫前连理树下交拜,然后双双饮砒霜自杀殉国。
粤剧戏宝《帝女花》,由唐涤生根据古曲《妆台秋思》改编而成,然而,有关清人黄燮清原著《帝女花》传奇及其本事,却很少人提及。黄燮清版《帝女花》不仅受到国人的喜爱,亦引起了日本人的兴趣,并将其引入到了日本,活跃于日本的舞台上。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著名戏曲大师唐涤生先生发现了流传在日本的《帝女花》传奇版本。唐涤生《仙凤鸣剧团第四届演出特刊》记叙,1953年,任剑辉与白雪仙到日本拍电影《富士山之恋》外景时,看到当地演出黄燮清《帝女花》。回香港后,经过一番考证,唐涤生创作出粤剧《帝女花》,用词优美,曲调动听,于1957年6月首演。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秦香莲》的戏曲剧种被改编为评剧、京剧、晋剧、河北梆子、豫剧和越剧等多个版本。《秦香莲》,又名《铡美案》,是目前戏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剧目之一,据记载此剧原始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见《秦香莲》鼓词。
《秦香莲》属于评剧、京剧,《秦香莲》是一出家喻户晓的名剧,青年京剧团排出强强联合的阵容,秦香莲由赵秀君饰演,包拯由孟广禄饰演,王延龄由张克饰演,马连生、孙丽英、李秀成、刘轶杰、刘树军、刘俊杰等分饰其他角色。
中国戏剧的五大剧种是:黄梅戏、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唱念做打是京剧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互为补充,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术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中国八大戏曲剧种分别为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昆曲和粤剧。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帝女花》属于粤剧。周世显(马浚伟 饰),相貌堂堂器宇不凡,由于身份显赫,遭从小到大无时无刻的严加管理。长平公主(佘诗曼 饰),活泼开朗,心地善良,重视亲情,乐于助人。
戏曲《红楼梦》属于越剧,与《西厢记》是越剧中的经典剧目,观众百看不厌。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综合而成,起源于原始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