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妆嘴角的红点叫面靥。
面靥,古代妇女面部的妆饰。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鹤子草,蔓生也。其花麴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又呼为绿花绿叶。南人云是媚草,采之曝乾,以代面靥。”指面部皮肤上的小凹陷,多在笑时出现,所以又称笑窝。酒窝的存在会使面部表情更生动,看上去更活泼可爱,更加妩媚动人,故被看做貌美标致的征象之一,许多爱美青少年女性都渴望拥有它。
面靥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 , 也称妆靥。起初并不是为了妆饰, 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即在脸上点上小点,称为点痣,也叫点“的”,女史见了,即不用列名,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妆饰,而专门在嘴角边所点的,即是面靥。
唐妆之所以要在嘴旁边有两个点是当时唐朝流行的妆容之一,也更能让女性展现灵动与妩媚。唐代女性的面部妆容具有很高的辨识度,特别是嘴巴两侧的红点,称为“面靥”,一般会用胭脂或颜料点在嘴角两侧的酒窝处,这样既能突出酒窝,又符合唐朝的审美观念。
虽然点面靥在现代妆容中不是很常见,但是在盛唐时期,人们会用点来画面靥,当作是嘴边的酒窝。盛唐以后,出现了钱币式、杏核式、花式等多种面靥图案。再之后,人们也把面靥图案做的越来越复杂,款式也越来越多,把女性独有的妩媚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唐妆,中国唐代女性的妆容,特点为浓艳,腮红很重,嘴型很小,眉毛短粗而多,妆面大气、艳丽,以线条为主。妇女妆容在唐朝达到了富丽雍容的顶峰,浓艳的红妆在当时广为盛行。唐代女子以雍容华贵,健康自然为美。唐代的妆容有花钿妆,黛眉妆,花黄妆,面靥妆,铅粉妆。唐代崇尚樱桃小口一点点,风靡的樱桃形和花朵形。
唐妆化法
唐妆的妆面:大气,艳丽,以线条为主,颜色以桃红,紫红均可,整体显得妩媚动人即可。
粉底:稍白,使脸型丰满,圆润。定妆可稍厚一些。
眼部:眼线夸张,眼尾略向上翘,眼影顺眼线斜面延长,重点在眼尾,假睫毛浓密,有的甚至把眉毛延长至鬓角,使人觉得更加妩媚。
眉毛:也可上扬,显出一些霸气。但最后还是应模特而定。现在的影楼很少有把眉毛画上扬的,都是根据情况而定。最早唐朝时娥眉,初唐时期是“柳叶眉”,中唐时期是“八字眉”,晚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桂叶眉”。
唇:以红色为主,画花瓣嘴,用一品红,桃红, 玫红都可以。
腮红:可搭配眼影和唇,沿发际线边缘协向晕染。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