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三子的结局是病死。
雍正七年(1729年)秋冬,胤祥的身体已经非常不好了,雍正令太医院使刘声芳任户部侍郎,就是让他在胤祥身边为其随时诊疗病情。可胤祥还是亲自和高其倬一起翻山越岭,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加重了他的病势。
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初八,北运河青龙湾修筑减水坝,胤祥想要去现场勘察已不可能,只好奏请将此事交与侍郎何国宗(清朝数学家)督理监修,三个月后怡亲王就因病去世了。
康熙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其中有不少孩子都有做帝王的潜质。这位十三子也是天赋很好的人才。小的时候看见康熙来,当康熙走后,就趴在地上亲吻康熙的脚印,以表达对父亲大的尊敬和想念。这事传到康熙哪里是把康熙感动得一塌糊涂。胤祥 13 岁时,康熙便带其去盛京谒陵,自此 10 年中康熙出京巡幸,都会带胤祥随行。随后更是让胤祥代表团祭泰山,自古以来祭泰山都是要紧的事,能让胤祥负责说明康熙对于他是真的喜欢。胤祥本人也是文武双全,在《八旗通志·初集》中有这样的记载: “王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尝从猎,猛虎突出林间,王神色不动,手利刃刺之,见者服其神勇。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
然而一切的恩宠都终止于康熙四十七年( 1707 年) ,那一年因为**的种种作死行为,康熙决定废了**,不知十三子胤祥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但是康熙却对于他在**被废的这件事上触碰了他的底线,当时很多皇子被惩罚,降爵,或者圈禁。但是在康熙四十八年时皇三子,四子,五子,九子,十二子,十四子都 有升爵赏赐,但是这位曾经的恩宠十三子却被遗忘,这当然不是康熙小心遗忘了,至于原因,也不得而知。康熙到死都没有释放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出生于北京,满洲正蓝旗人,和硕怡亲王,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为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
康熙时期,其与雍正帝关系亲密。雍正帝继位后,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并任**事务大臣,处理重要**。其能力出众,身兼议政大臣、**户部等多职。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1730年因病去世,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雍正对胤祥比对甄嬛还好。虽然甄嬛是虚拟人物,但是真实历史上的雍正对待他的十三弟可比自己的女人好得多得多。雍正就为了十三弟开了一个先河,我们都知道在封建王朝,只要帝王登基,那么他的名字,就成了避讳,他的兄弟就得改名字,雍正名为 胤禛,所以他登基后,其他兄弟们胤字就不能用了,改为允。结果雍正实在是喜欢这位十三弟,在十三弟去世后他认为十三弟为了他改名字十分难过,就给改了回来,所以胤祥区别于其他兄弟是他是原名下葬的。可见雍正对他的十三弟有多好。这种殊荣翻阅历史也没有几个。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初一日(公历11月16日),胤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生母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十二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康熙帝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一废**事件发生前整整10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胤祥带往。
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胤祥在雍正年间作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种种表现,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外,还颇有办事才力,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是难得的人材。胤祥能文能诗,书画俱佳,但流传至今的作品甚少。只有《交辉园遗稿》中少量作品流传下来。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