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特和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的功劳在于自觉使用蒙太奇。
从电影艺术自觉的角度来看,鲍特发掘了镜头内部的多义性,格里菲斯基本定义了电影剪辑的功能,他们可能不是所谓“最早”或“第一”,但是对影史有里程碑贡献的开山者。
1903年,鲍特以独特的电影叙事方式,拍摄出他最著名的影片《火车大劫案》,进一步发展了他在《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一片中对于电影叙事风格和结构观念的尝试,从而确立了他在美国电影,以及世界电影中的重要地位。
针对蒙太奇,还有许多这样那样的辩论,其中不乏特别有意思的观点。包括爱森斯坦晚期都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颠覆和更新,总之,蒙太奇永远是电影的特殊语法,至今仍在蓬勃发展之中。电影艺术因其存在,也变得更有生命力。
格里菲斯人物解析
他推进了电影的演出技术,他最早地**到特写镜头的特征是必不可少的电影化的叙事语言。是电影历史中的杰出革新者,被认为是对早期电影发展作出极大贡献的开创性人物。他最辉煌的日子是二十年代的默片时期。
格里菲斯首先把他喜爱的狄更斯小说的叙事手法拿进电影,创造出后来被称为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Griffith's last minute rescue)的平行剪辑手法。
他在影片The Fatal Hour(1908)里第一次采用了平行剪辑的手法,在高潮段落营造紧张感(当时的业内报纸称此技术为alternate scenes,也叫switch-back或者cut-back)。此后格里菲斯很快将平行剪辑的技巧发展到普通的叙事,而不仅仅是最后高潮的段落。
埃德温·鲍特人物解析
埃德温·鲍特(Edwin S. Porter),男,1870年4月21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康奈尔斯维尔。导演、摄影师、制片、编剧。主要作品《基督山恩仇记》《不朽的城市》等。
美国电影导演。1896年在电影创始时代起,就从事摄影与放映工作,是美国电影史上先驱人物。
1900年前后,主持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着手摄制**纪录片。
1903年开始导演影片。
1911年离开爱迪生公司,就任雷克斯公司的导演。
1903年执导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火车大劫案》,采用了分镜头法、内景与外景的迭印、移动镜头和大特写镜头,打破了梅里爱戏剧规则,创造出美国西部片的最初风格。主要作品还有:《基督山恩仇记》(1913)、《不朽的城市》等。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