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仙女和仙女们的异同:编导不同;剧情内容不同;《仙女们》和《仙女》均属芭蕾舞剧作,但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一、编导不同:
1、《仙女们》:
《仙女们》由米哈伊·福金编导。
2、《仙女》:
《仙女》由奥古斯丁·布侬维尔编导。
二、剧情内容不同:
1、《仙女们》:
描绘了一群美丽的空气精灵,在森林池畔围住一个青年诗人并把他带人了一个个幻想世界的场面。
2、《仙女》:
该剧写了年轻的农夫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遇见了仙女,抵制不住她美貌的诱惑,在结婚当天追随仙女而去,结果与仙女悲惨地死去。意在告诫人们要抵制住诱惑。
三、两者的关系
《仙女们》和《仙女》均属芭蕾舞剧作,但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仙女们》节目解析
《仙女们》由俄国芭蕾大师福金创作,秉承19世纪浪漫**的芭蕾传统,根据肖邦优美的音乐,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浪漫的芭蕾空间。
芭蕾舞剧 仙女们(肖邦组曲) 全剧 ,ABT版。
《仙女们》由四段独舞、一段双人舞和两段群舞构成,描绘了一群美丽的空气精灵,在森林池畔围住一个青年诗人并把他带人了一个个幻想世界的场面:
A大调前奏曲(作品28-7),反复演奏三次。
E大调夜曲(作品32-2),森林之夜。舞台右方是昏暗的寺院废墟,另一侧,惨白色的月光映照着寂静而繁茂的树丛及林间小径。舞台正中的纵深处隐约可见一些坟墓,背光处是一片昏暗的呈深绿色的景物,使人如临美妙清凉的水底世界。在这荒僻而美丽的场景中,一群空气精灵—仙女们,组合成一幅优雅、和谐的静态造型。一仙女追逐诗人来到池塘边,被温柔的青年发现,于是诗人和仙女们翩翩起舞,展开了一篇篇梦一般的舞蹈诗。
舞台上,女演员们穿着19世纪流行的传统芭蕾服装—白色长纱裙,她们头系小白花制成的发带,胸佩小花束,背插小银翅。当她们轻盈舞蹈时,如白云飘动,使人想起冬日之夜雪花在月光下被吹得四处打旋的景象,又如一团团人工的雾气向我们滚滚涌来。接着在以一组组小圆圈造型为背景的舞台中央,开始了四个演员变奏和双人舞。
G大调圆舞曲(作品70-1),仙女B流畅而轻盈的独舞。
D大调玛祖卡舞曲(作品33-2),仙女C的独舞。舞蹈在做完一连串跳跃、斜穿舞台的动作后,在足尖的连续旋转中结束。
C大调玛祖卡舞曲(作品67-3),由男主角青年诗人表演的不甚华美但技巧颇难的独舞。
A大调前奏曲(作品28-7),仍反复演奏三次。由女主角仙女A运用微妙细腻的舞步及得心应手的跳跃动作而完成的独舞,其中伴有侧耳倾听的手势和身段。
C小调圆舞曲(作品64-2),在这段仙女A与青年诗人的双人舞中,女演员在男演员的托举中做出各种轻盈欲飞的动作和造型。
bE大调华丽圆舞曲(作品18-1),这段是全体演员群舞。既有男演员的跳跃,也有女演员的快速舞步。最后,全体演员立在舞台前方,形成一个波浪形,大幅度的动作表现了欣喜和飘逸的神情,并在逐渐高涨的情绪中,再现了舞蹈开始时的静态造型。
《仙女》节目解析
《仙女》是芭蕾丹麦学派的代表剧目剧本。
该剧写了年轻的农夫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遇见了仙女,抵制不住她美貌的诱惑,在结婚当天追随仙女而去,结果与仙女悲惨地死去。意在告诫人们要抵制住诱惑。
奥古斯丁·布侬维尔(1815-1879),丹麦著名芭蕾大师、舞蹈编导、丹麦学派创始人。
仙女是古典芭蕾舞中最具诱惑力的人物。她多少年来给观众和演员所带来的是对布侬维尔永恒舞蹈的魅力。芭蕾描述了忧郁的感情和华丽的舞蹈,并表现了中产阶级的安逸生活的不协调和对未知者的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
仙女是欧洲浪漫芭蕾的一个突破,芭蕾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和事物的永恒性。詹姆斯,一位年轻的苏格兰小伙子,在他熟知的现实**和他梦想中的不同的更有诱惑力和危险的。受法国浪漫**的影响,布侬维尔的仙女是他唯一的一部悲剧芭蕾,把哑剧和舞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这部芭蕾的特点。仙女最初是于1832年由菲利普·塔里奥尼为他在巴黎歌剧院的女儿玛丽·塔里奥尼创作的。
布侬维尔与1834年在巴黎看了这部芭蕾,两年以后,他在哥本哈根创作了他自己的仙女,露茜亚·格拉恩演仙女,而他自己演詹姆斯。与此同时这部芭蕾从国际芭蕾舞台上消失了,这部芭蕾最后一次在巴黎演出是1860年。而布侬维尔的仙女则成为了丹麦皇家芭蕾舞团的传统保留剧目。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