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龙王分别叫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西海龙王敖闰、北海龙王敖顺。
四海龙王是中国民间所敬之神。即东海龙王、南海龙王、西海龙王、北海龙王之总称。龙王信仰起源较早,后渐遍及中土。早期的龙神,虽有降雨等神性,却无守土之责。如汉代祈雨时则祭土龙。
龙王是管理海洋及人间气候风雨的龙神。在屈原【楚辞】【九歌】当中,则提到了一些上古的龙神,对其有描述记载。龙由九种动物融合而成,能上天下海,呼风唤雨。所以龙为灵兽之首,又是炎黄华夏归一的见证。被历代帝王视为君者象征,故古代帝王多次下诏封龙为王,以求社稷风调雨顺。
常见的有九位龙王,使其泽瑞下界,滋养下界生灵。九位龙王为:五帝龙王【陆地、天】一共五位,记载于《龙王品》。四海龙王【海洋】一共四位,记载《太上洞渊神咒经》。由于四海龙王是海洋之神,远离天界,在神灵中身份比较特殊,保持着较大的自治性,天宫对其海洋之事,一般任其自治。龙王育有龙子龙孙,安居下界。
人物来源
神话传说
龙王,民间所信仰的神祇之一,是佛经中的龙王和中国古代龙神崇拜和海神信仰结合的产物,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道教神仙谱系的影响。因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日本亦有信奉。被认为具有掌管海洋中的生灵,在人间司风管雨,因此在水旱灾多的地区常被崇拜。大龙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称四海龙王。小的龙王可以存在于一切水域中。龙王形像多是龙头人身。
古时先民民智未开,认为龙王只与降水相关,遇到大旱或大涝的年景,百姓就认为是龙王发威惩罚众生,所以龙王在众神之中是一个严厉而有几分凶恶的神。中国东部的广大地区由于多受旱涝灾,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建有龙王庙来供拜龙王。庙内多设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龙王。
道教典籍《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中有关于龙的来历描述,龙是现今宇宙生成时,智慧元气凝聚的精神,因为太极(以地球智慧为中心的太阳系)建立,受玉皇之令成为保护太极生灵的神明。龙神的另一使命是保护太极生灵存在的环境不至于毁灭。龙神按职能,大致有天龙神、地龙神、海龙神等,有的地方龙神还兼财神的职能,都具有蕴育阴阳,转化运用五行(金木水火土元素)的能力。
在道教典籍中:
天龙神辅佐勾陈上宫天皇大帝、雷部众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等天神行云施雨,阻挡能损害、毁灭太极的元素与灾害。
地龙神辅佐后土皇地祗、南极长生大帝、五岳大帝等蕴育、管理大地上各区域的阴阳、物产,管理山陵、江河、平原高地等,以及神仙、阴冥众生。
海龙神辅佐妈祖管理海洋生灵、是渔民的保护神。
历史起源
四海龙王是道教神,最先由道教提出,最早出现在道教的《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是中国古代龙神崇拜,海神信仰再结合佛经中的龙王的产物。
虽然四海龙王由道教提出,但真正开始流行崇拜是始于唐宋时期帝王封龙神为王。
四海龙王只是套用佛教的龙王称呼,与其并无太大关联,四海龙王真正起源于中国本土龙文化,是始于战国时期的五龙神崇拜,可以说,道教的纯中国血统的四海龙王及五帝龙王,是由朝廷封的本土龙神而来的,由中国本土龙神演变的龙王,才是后来神魔小说中四海龙王的直系宗主。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