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飞舞》是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
这首管弦乐曲《野蜂飞舞》(原名《Полет шмеля》,又名《大黄蜂的飞行》)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人物简介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1844年-1908年),俄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于1844年3月18日生在诺夫戈罗德省齐赫文市一个贵族家庭里;这个古老小城市美丽的自然景色,它那保持古风的民间仪式和优美的民歌,留给童年时代的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很深的印象。
六岁起,他开始学习弹奏钢琴,近十一岁就尝试写作乐曲。1856年满十二岁时,他被选入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同时不断地进行他的音乐研究。
1861年底他开始结识了巴拉基列夫,并参加了他的“小组”活动;同当时这些进步的俄罗斯音乐家的交往,开拓了他的艺术视野,坚定了他从事音乐创作的信念,他的《第一交响曲》就是在巴拉基列夫的直接指导下写出的。
后来,他在“强力集团”作曲家当中的地位,用另一位俄罗斯音乐评论家谢洛夫的话说,甚至“真如鹤立鸡群”。
1905年俄国第一次**时期,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积极投入**与****,他勇敢地奋起保卫**的青年学生,因此被解除音乐学院教授的职务,他的作品遭到禁演,他本人也受到秘密监视。
但是解聘他的这一事件激起了全国抗议**的浪潮。最后,由于彼得堡音乐学院新院长格拉祖诺夫的邀请,他终于重新回到音乐学院。
1908年6月21日,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
《野蜂飞舞》创作背景:
这首常用于小提琴或其他器乐独奏的小曲,原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所作歌剧 《萨旦王的故事》 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
今日,这首管弦乐小曲,已脱离原歌剧。 四幕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完成于1900年,是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
歌剧叙述萨旦王喜获独生子后,因受奸人的恶意中伤,将爱儿和王后,装在罐里流放汪洋中。后来母子安然漂流到一个孤岛上,王子终于平安长大。
某日,王子救了一只被大黄蜂蜇伤的天鹅,不料天鹅却变成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公主。这时明白了王后的无辜的父王,也带了侍从,乘船来到这孤岛,找到久别无恙的王子。
全剧最后在大团圆与欢乐中结束。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