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主要内容简短

34浏览
007卧底

《西游记》的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生活状况。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西游记》故事来源

《西游记》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类似,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但与前两者演化的特征并不一致:《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以扩展与虚构,是“实”与“虚”的结合而最后以“真”的假像呈现于读者面前;而《西游记》的演化过程则是将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虚幻”的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玄奘(602—664年)取经原是唐代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贞观三年(629年),他为追求佛家真义,从长安出发后,途经百余国,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这一非凡的壮举,本身就为人们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后来玄奘口述了西行见闻,由他的弟子辩机编辑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玄奘在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后来他的弟子慧立、彦琮又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赞颂师父,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也不时地用夸张神化的笔调去穿插一些离奇的故事,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于是,取经的故事在**上越传越神,唐代末年的一些笔记如《独异志》《大唐新语》等,就记录了玄奘取经的神奇故事,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流传。

南宋的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把各种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起来,书中出现了猴行者。他原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化身为白衣秀士,来护送三藏。他神通广大、足智多谋,一路杀白虎精、伏九馗龙、降深沙神,使取经事业得以“功德圆满”。这是取经故事的中心人物由玄奘逐渐变为猴王的开端。猴行者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吴越春秋》《搜神记》《补江总白猿传》等书中都有白猿成精作怪的故事,而李公佐的《古岳渎经》中的淮涡水怪无支祁的“神变奋迅”和叛逆性格同取经传说中的猴王尤为接近。书中的深沙神则是《西游记》中沙僧的前身,但还没有出现猪八戒。到元代,又出现了更加完整生动的《西游记平话》,其主要情节与《西游记》已非常接近。最迟在元末明初,已经有一部故事比较完整的《西游记》问世。

《西游记》创作的时代背景

在吴承恩时代,道教成为一个恶势力,与**统治者勾结,失去民间道教的进步意义。道士们在明代中叶已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为**所鄙视。如嘉靖年间,道士陶仲文被封为少保、礼部尚书,以治病、除妖、炼丹、祈祷取得皇帝宠幸,和宦官崔文、奸臣严嵩勾结弄权。嘉靖年间,曾明令兴道灭佛,下诏没收能仁寺资财,撵出宫殿中的释迦像,后又取消官内佛殿。嘉靖年间,还大兴土木,建造三清宫,大搞斋醮活动。**受劳役之苦,国库空虚。吴承恩借《西游记》特为讽刺。

《西游记》主要角色孙悟空介绍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猴尊为美猴王,玉帝封其为“齐天大圣”,有七十二般变化。

原是东胜神洲花果山一块仙石,受日精月华而迸裂成的天产石猴,被众猴推举为水帘洞主,称美猴王。求仙访道,遇须菩提祖师,取姓名为孙悟空。他从须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分身法、筋斗云等神通。回花果山后,他又从龙宫索取得如意金箍棒,闹阴司又注销了自己和猴属的生死簿籍。太白金星奏准玉帝,对他两次招安,分授弼马温、齐天大圣之衔,但招安只为羁縻,他发现受骗后,两次大闹天宫,并声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要玉皇让位,把前去围剿的天兵天将打得大败,后被西天如来佛祖用骗术和法力压他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多年。后受观世音菩萨的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又取名孙行者。他受过老君炉和五行山的锻炼,日趋成熟,西行途中不仅有武勇,还有更多智慧以制服妖怪。孙悟空带着紧箍,冒着不辨真伪的师父念紧箍咒的痛苦,保护着肉体凡胎的老和尚,与穷山恶水、妖魔鬼怪相斗,又不免要与取经集体内部师父的软善及猪八戒的挑唆斗争。

一般的看,孙悟空的智斗妖魔,如钻肚皮战术,挖老根战术……等等虽难而易,不管怎样凶恶的敌手,最后总能战而胜之。他也有缺点,颇显清高,不善处理内部矛盾,有时不照顾师父的自尊心,又总是嘲弄猪八戒,就使得在猪八戒挑唆下,师父多念几遍紧箍咒,以至两次被驱逐。然而,孙悟空一往无前的精神,什么困难也吓不倒,常常主动找寻妖怪,讲拿几个妖怪玩玩的乐观气势,是取经大业终于成功的坚实保证。如来佛最后封他为“斗战胜佛”是最准确的论功而证得的大功果;他在小说结尾犹恨恨于什么菩萨捉弄人给自己头上戴紧箍,要取下砸碎。这一形象是在长期流传和几代作家创作中丰富发展,后由吴承恩完成的。宋代诗文和说话中已有猴行者的形象,其原型,或认为是淮涡水神无支祁,或认为受印度史诗《罗曼衍那》中神猴哈奴曼影响。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相关问答推荐

西游记50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50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五十回写的是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悟空以金箍棒画一阻妖之圈,让唐僧等坐在圈内,便去化斋。唐僧三人不耐等候,遂出圈行至前方人家,误入独角兕大王之魔洞。悟空忙赶去与魔交战,却被那魔抛出一个圈子,将金箍棒套去。
4459浏览
西游记第39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39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主要内容:《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自孙悟空捉弄了八戒,让他驮乌鸡国国王。八戒就一直想报复孙悟空,于是来到师父面前,告诉师父说孙悟空能医治好这国王,可悟空却说自己不行,这个呆头呆脑的猪八戒真的下手了,他让师父念紧箍咒收拾收拾这个调皮捣蛋的孙悟空,直到他答应治好乌鸡国国王。
4620浏览
西游记大闹天宫主要内容

西游记大闹天宫主要内容

《西游记》大闹天宫主要内容:孙悟空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棒,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后又返回花果山,迫使玉皇大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又上天去大闹,天上诸将对其围剿不能将其打败,在与如来的打赌斗法中失利,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1.03w浏览
西游记第13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13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十三回主要内容是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 这一回主要写唐僧初出长安后经历的第一难。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和两位长行的从者在法门寺里住了下来。法门寺里的长老和这里的和尚们热情的招呼了他们。唐僧在出河州卫的一座山岭上,遇到老虎精,两个随行者全部被魔王剖腹剜心剁碎吃掉,唐僧被一老叟——太白金星救下。
3浏览
西游记第23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23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23回概括:师徒投宿在由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幻化的庄院。母女四人富美无双,劝师徒留下入赘。只有八戒禅心不坚,随母女入内堂带上盖头撞天婚,被捆。次早师徒醒来,都躺在林间,耳边传来八戒的呼救声。
4865浏览
西游记第12回主要内容概括

西游记第12回主要内容概括

《西游记》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像化金蝉。主要内容如下: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三,水陆大会如期开启。次日观音和木叉变作两个疥癞游僧,通过唐太宗将锡杖袈裟转送玄奘。七日正会之时,观音打断玄奘讲经说明大乘佛法妙处并显像半空。玄奘愿去西天取经,唐太宗拜玄奘为兄弟,次早亲送玄奘出关。
291浏览
西游记第13回主要内容概括

西游记第13回主要内容概括

西游记第十三回的主要内容是: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讲的是唐僧骑马西行,在出河州卫的一座山岭上,遇到了老虎精,随行惨遭毒手,危机时刻,幸得太白金星相救。之后他独自前行,继续西行,不料又遇到了一只猛虎和几条长蛇,被镇山太保刘伯钦相救并收留了他一夜。
64浏览
西游记第二章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二章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孙悟空。在须菩提门下学艺六七年过去了,须菩提祖师问悟空要学何种到,并列举了术,流,静,动,四门,悟空都已不能长生为由拒绝了,并在其头上打了三下,倒背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
8637浏览
打开APP搜你想看,本站所刊载图文之著作权归快看漫画官方和快看漫画用户所有,内含官方内容和快看社区用户编辑内容,非经本站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