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浪潮电影的特点:在激烈、犀利的电影手法中加入了严肃的**责任感和**色彩,使得日本电影进入一场电影艺术的高度喷发。“新浪潮”首次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法国,用来描述当时一群新进的年轻导演带动的电影风潮。《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ema)的影评人弗朗索瓦·特吕弗与让-吕克·戈达尔拍摄了他们的处女作《四百击》和《筋疲力尽》,从此一批反对体制、挑战权威的年轻导演的作品相继问世,电影记者弗朗索瓦·吉牢德在《快报》上将其命名为“新浪潮”。这场没有固定组织、没有完整纲领的运动,是电影史上的一场**,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且影响延续至今。
日本新浪潮(日语:日本ヌーヴェルヴァーグ)是影评人对于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的一些日本导演与他们的电影作品所给予的称呼,他们主要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日本新浪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羽仁进、敕使河原宏、增村保造、篠田正浩、大岛渚、藏原惟缮、今村昌平、铃木清顺、中平康、新藤兼人等人。
简介:日本新浪潮,也被称为“松竹新浪潮”。最早见于1960年6月5日号的《读卖周刊》,记者长部日出雄和大沼正为配合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首映式所做的专题报道《日本电影的“新浪潮”》。文中采用了当时正在法国风起云涌的“新浪潮运动”这一时髦词汇,将大岛渚、吉田喜重、筱田正浩三人为代表的松竹新晋称作“松竹新浪潮”和“日本的新浪潮”,此名词因富有时代意义而立即被各大报章转载。
诞生原因:1960年大岛渚连续推出了《青春残酷物语》和《太阳的墓场》,之后拍出了一部影响日本电影史,激发随后日本新浪潮的第四部电影《日本的夜与雾》。该片以安保斗争为背景,内容批判斗争过程失败的学生和日本***,正好响应因当时日本与美国签署了安保条约,而引起大学生普遍高涨的反美情绪。在《日本的夜与雾》上映期间,***浅沼委员会长遭右翼少年行刺,城户四郎有见如此敏感,遂在该片放映四天后,实时停映。松竹公司解释为票房不佳,但大部分评论都认为某政坛界人物向松竹施加压力,要求停映。大岛渚大感愤怒,离开松竹公司,成立了**电影公司创造社。有见大岛渚成立自己的公司继续拍片,有些大公司的导演(今村昌平和增村保造等),或自己成立公司的导演(新藤兼人和敕使河原宏等),蜂拥出来拍摄首部作品,“日本新浪潮”因此出现。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