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师长在向士兵敬礼》、《绿月亮》等,长篇传记文学《秦基伟******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佧佤部落的火把》、《绿色的网》、《红指甲》等,中篇小说集《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雾茫茫》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合作)、《芦笙恋歌》(合作)、《绿色的网》等。《今夜月色好》获全国第八届优秀短篇小说奖,《红指甲》获首届金盾奖,《蛮帅部落的后代》获全国第二次少儿文艺创作三等奖,报告文学《复盖再复盖》获1987年全军当代军人风貌奖。彭荆风介绍工作经历1949年参军。历任云南军区文化部编辑,昆明军区创作员、宣传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协理事、名誉委员,云南作协副**。享受**特殊津贴。1955年由边疆连队调到昆明军区任创作员。在云贵高原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过多年,担任过编辑、连队文化教员、专业作家。1957年被错划为“**”,离开文坛22年,“**”中坐牢7年。写作经历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俗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其中短篇小说《芦笙吹响的时候》被列为西南地区1954年优秀小说,在全国产生影响。1957年,与林予合写的《边寨烽火》,与陈希午合写的《芦笙恋歌》两部电影剧本,摄制成影片,很受欢迎。1976以后,陆续有作品问世。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中的同名小说,写一个纯洁少女的服务献身精神,颇得好评。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短篇小说《今夜月色好》、报告文学《覆盖再覆盖》均在全国获奖。1962年创作的反映苦聪人由原始**直接进入******的长篇小说《鹿衔草》在“**”中曾被批为毒草,也在1979年得以出版。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