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作家易卜生被称为欧洲现代戏剧代表作是是《玩偶之家》、《**公敌》、《培尔·金特》、《野鸭》。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年—1906年5月23日),挪威戏剧家,欧洲近代戏剧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强调个人在生活中的快乐,无视传统**的陈腐礼仪。最著名的有诗剧《培尔·金特》(1874~1875),**悲剧《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公敌》(1882)、《海达·加布勒》(1890);其象征性剧作《野鸭》(1884)、《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等反映其“精神死亡”的思想。
易卜生在一些取材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戏剧中,同样注入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在《培尔·金特》中,他写了一个富于幻想、终日懒散生活的青年培尔·金特流浪闯世界的经历。培尔·金特遇到过妖魔,后来又贩卖黑奴发财致富,干了不少坏事,最终破产潦倒,回到了家乡。
《培尔·金特》公演时,观众看到戏临近结尾,舞台上的培尔·金特在剥一只洋葱,他剥去一层又一层,剥完了所有的皮,什么也没有找到。易卜生通过这个具有强烈象征性的情节,突出了全剧的哲理:自私、专横地向生活索取的人,最终是一无所有。
易卜生是欧洲近代现实**戏剧的杰出代表。其突出贡献是在欧洲现实**戏剧走向衰落,自然**和颓废派文学十分泛滥的时代,高举现实**和****的旗帜,并创造了以设疑性构思、论辩性对白和追溯性手法为基本艺术特征的“**问题剧”体裁。其创作实践和**影响,也足可与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大师媲美。他共写了25部各种体裁的剧本。按其思想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主要写富于爱国激情和个人“精神反叛”思想的浪漫历史剧;70、80年代主要写批判**丑恶和宣扬个性**的“**问题剧”;80年代后主要写带神秘、象征色彩精神的探索剧。易卜生的作品早自1907年起便开始译介到中国。它无论在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或******与******中,都一直起着积极作用。
易卜生在一些取材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戏剧中,同样注入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在《培尔·金特》中,他写了一个富于幻想、终日懒散生活的青年培尔·金特流浪闯世界的经历。培尔·金特遇到过妖魔,后来又贩卖黑奴发财致富,干了不少坏事,最终破产潦倒,回到了家乡。《培尔·金特》公演时,观众看到戏临近结尾,舞台上的培尔·金特在剥一只洋葱,他剥去一层又一层,剥完了所有的皮,什么也没有找到。易卜生通过这个具有强烈象征性的情节,突出了全剧的哲理:自私、专横地向生活索取的人,最终是一无所有。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