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圣帝是黄帝的孙子,掌管天下火种的神仙,是南方的火神灶神,南岳神在古代名声并不大,许多地方都有被称为南岳庙的,如洞庭湖畔、华山脚下蹬均有,唐玄宗时封为司天王,宋真宗加封为司天昭圣地。
南岳大帝又称南岳圣帝,全称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而南岳大帝为古代中国神话人物之一,历史记载不详。如今,在衡山景区有两座标志性的南岳大帝像,一座位于祝融峰顶的老殿,一座位于衡山脚下的南岳大庙。
至于南岳大帝的神职,《历代神仙通鉴》卷四认为其主于世界分野之地,兼督鳞甲水族变化等事。又称:“伯益乃南岳之后身,伯益相传是禹时人,曾佑禹治水,有功,(禹)以天下授伯益,伯益辞而隐居。”至今在南岳衡山仍有当年大禹治水的禹王石。
传说唐朝时有个叫刘山甫的人路过洞庭湖上岸旅游时见南岳神庙破烂不堪,香灯不续,便题了一首讽喻诗。当夜刘山甫睡觉时梦见被南岳神责备。刘山甫顿时惊醒过来,风浪骤起,倒桅断缆,有船翻人亡的危险。刘山甫便向南岳神表示悔过,并命人把诗版撤掉,这样才免于淹死在洞庭之中。现在除了在衡山上的南岳庙以外,各地已无南岳神庙,祀者也少。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