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德潘是文学作品《彼得·潘》中人物。彼得·潘,一个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可爱的小男孩。出自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的笔下,《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的主人翁。后又被改编搬上电影银幕——迪士尼电影《小飞侠》,哈根执导的真人版《彼得·潘》。
《彼得·潘》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1860年——193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该故事原本为舞台剧,作者将剧本小说化于1911年首次在英美出版,原名《彼得·潘与温迪》(Peter Pan and Wendy)。
内容简介:《彼得·潘》写的是达林先生家里的三个小孩,经受不住由空中飞来的神秘野孩子彼得·潘的诱惑,很快也学会了飞行,趁父母不在,连夜飞出窗去,飞向奇异的“梦幻岛”。这岛上既有凶猛的野兽,又有原始部落中的“红人”,还有可怕的海盗,当然还有仙女和美人鱼,总之,经常出现在儿童梦中和幻想中的一切,这里都有;因此也就有与猛兽搏斗的打猎,有红人与海盗之间或孩子们与海盗之间的真正的**。孩子们脱离了成人,无拘无束,**自在,在彼得·潘的率领下,自己处理一切事务,尽情玩耍,也历经了各种危险。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在他们看来,没有妈妈照样可以过得很愉快。只有当妈妈的才认为,孩子离开了妈妈便不能生活。”可是后来,这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尤其是其中的大姐姐温迪,开始想妈妈了,在她的动员下,孩子们告别了给他们带来过无限欢乐的“梦幻岛”,飞回了家中。后来他们都长成了大人。只有彼得·潘永不长大,也永不回家,他老在外面飞来飞去,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带离家庭,让他们到“梦幻岛”上去享受**自在的童年欢乐。作品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只要孩子们是欢乐的、天真的、无忧无虑的,他们就可以飞向梦幻岛去。
《彼得·潘》这部作品事实上是成人怀恋美好童年的一个神话。一方面,它用生动、明快的笔法描述了一个至真至纯的儿童世界,让人看到了处于人生源头的童年是人类生命中最美好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作者又满怀遗憾和无奈地暗示:童年虽美好,却无法挽留,人终究要长大步入堕落的成人世界。从童年到成年的转变,人类不仅失掉了童年和童真,同时也是个性受到压抑和人性被扭曲的过程。而彼得·潘的存在,说明人类有着周而复始、永存不灭的童年和童心,这份童心让人们心旷神怡、遐思无限,忘却成人世界的喧嚣浮华,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