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一世的第一个孩子是: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史称亚历山大一世(英语:Alexander I),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四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位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罗一世长子。由于他在拿破仑**中领导反法**击败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复兴欧洲王室,从而被欧洲各国贵族称为“欧洲的救世主”,加上其做为战后欧洲神圣**的领导者,故又被称为“神圣王”。
亚历山大一世在位期间**俄罗斯兵制,设立军团制,改变了从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余年的贵族统兵制。他的统治前期主要在**中渡过,后期则沉寂在和宫廷仕女游玩,以及对于神秘**的研究上,开始渐渐不理政事。最终在继任者康斯坦丁大公、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间,俄罗斯帝国爆发了一连串**。历史对他的评价往往呈现为两极分化的,他的行为不能被理解。因此被称为”北方的斯芬克斯”和“两面神”。
亚历山大一世·帕夫洛维奇人物生平简介
亚历山大1777年12月23日诞生于圣彼得堡,是保罗一世的长子。亚历山大的降生,令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欣喜万分,马上就把小皇孙抱走,自己抚养。亚历山大看起来整天很快活,无忧无虑,很讨周围人的喜欢,对人和蔼,态度恭谦,有时候甚至是带着媚态陪祖母和祖母的宠臣们聊天。他在那里打牌,喝酒,听歌剧,参加舞会;可是,只要一回到父亲保罗的封地加特契纳的时候,就完全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穿着笔挺的普鲁士式制服的军官,表情严肃地监督部下的工作,而且还能面无表情地听上司讲粗话。这时的亚历山大完全是父亲保罗心目中的标准军人形象:冷酷坚毅,没有任何个人情绪,完全就是军队这个冰冷的机器上的一个部件。
1781年,亚历山大一世就开始学习英语、法语和德语,1782年的时候学习地理,曾拿着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地球仪,在老师指导下,在一个半小时之内,竟然掌握了祖母当年花了数年才掌握的地理知识。但是亚历山大处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中,不可避免地有**散漫的习性,最终在学术上也没什么明显长进,对知识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
早熟的亚历山大对人情世故有极早的了解,在年幼时,就感觉到了祖母和父亲二者之间的对立与分歧。在二者之间的斡旋,使得亚历山大很早就懂得如何讨人喜欢,能够揣摩别人微妙的心理活动。保留下来了亚历山大在1786年时写给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信,在每封信中亚历山大都要写上赞美祖母的话语,每封信几乎都要以"吻您,吻您的手"等话语结束。而且在个别信件中,年幼的亚历山大还知道在何处不失时机地,但有节制地讥讽嘲笑某位宫中近臣,常常能引得喜欢热闹的祖母开怀大笑。
1790年,祖母就为亚历山大找好了未来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看上了巴登公国的公主路易丝·玛丽·奥古斯特,后来接受东正教洗礼,改名为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1793年,二人成婚。婚后亚历山大到父亲保罗组建的加特契纳团服役了一段时间,服役的结果是左耳部分失聪,据说是由于服役部队是炮兵,大炮的轰鸣损伤了听力。
亚历山大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祖母一心想绕过父亲保罗,让他直接继承皇帝位。亚历山大在祖母那里表示同意继承沙皇,另一方面回到父亲身边时又发誓说承认父亲是合法的俄罗斯帝国皇帝继承人。在内心里,亚历山大实际是倾向于让父亲继位,避免在祖母、父亲和他本人之间发生冲突,此外他甚至打算在祖母压力过大的时候逃到北美,以躲避皇位继承的问题。在这个时期,亚历山大性格中的主要缺陷已经暴露出来:意志不够坚强。面对强者,他的表现不是更强,而是趋向于隐藏自己的观点,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竭力把自己打扮成另一个样子,他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只能靠推测来揣摩。
1796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保罗一世登基,亚历山大正式被立为皇储。此外保罗一世又陆续给亚历山大加封大量官衔:谢苗诺夫斯基近卫团炮兵上校,圣彼得堡禁卫军总督,枢密院****会**,圣彼得堡骑兵师师长和芬兰步兵师钦差巡检等等。 他对父亲惟命是从,做任何事都要请示父亲保罗一世,就连自己的时间也不能自主支配。父亲要随时召见他,让他汇报一些琐事的细枝末节,而且在半数情况下,他会因不称职而遭到训斥。渐渐地,亚历山大结交了一些有实权的朋友,他们都对保罗一世的专制统治不满,常常在一起商量如何废除妨碍**的桎梏,实现全体俄罗斯公民的平等,建立公正博爱的**。随着保罗自负、狂躁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他,并着手策划**他的统治,扶植亚历山大即位。
1801年3月11日夜,**开始。****冲进沙皇寝室,将保罗杀死。当夜,亚历山大躲在一个套间里,战战兢兢地守在妻子身旁。当父亲被杀的消息传来时,他嚎啕大哭。虽然父亲是死于他人之手,但自己是这样期望的,因而心里充满了负疚感。****的首领进来对他说:“行了,别耍孩子气了,登基去吧”就这样,亚历山大成了新的沙皇。
保罗一世·彼得罗维奇简介
保罗一世·彼得罗维奇(俄语:1754年10月1日—1801年3月23日),史称保罗一世(英语:Paul I),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三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九位皇帝(1796年11月17日—1801年3月23日在位)。
在俄罗斯历史上,保罗一世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他重复了父亲彼得三世的命运,最后死于宫廷阴谋。关于保罗一世的相关资料流传甚少,而且后世对其评价也有失公允。从历史记载上来看,保罗一世并非是他同时代人描绘的那样,精神不正常,举止怪癖,而是一个诚实,严厉,追求秩序的君主。但他所处时代的限制,其本人决策失误和个人**智慧的缺乏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尽管叶卡捷琳娜二世曾暗示保罗一世是她和情夫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的儿子,格里戈里是罗曼诺夫家族第一代沙皇的妹妹塔蒂阿娜·费奥多罗芙娜的后裔,因此他也有具有罗曼诺夫家族的血统。但在官方上,保罗依旧是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独生子 。
保罗的一生因他的母亲而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的统治持续了五年,最后死于**暗杀。在位期间最重要的成就是采用了俄罗斯王位继承法,这项法律一直沿用至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结束。保罗一世即位后的所作所为以全面维持君主专制为目标。他自认是救世主的化身,希望重新统一天主教和东正教,并为此在圣彼得堡修建了与罗马圣伯多禄大教堂相似的喀山大教堂 。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