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宫,此宫在清代为后妃所居。清朝顺治帝孝献皇后董鄂氏,康熙帝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乾隆帝孝仪纯皇后,乾隆帝慧贤皇贵妃,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贵妃、佳贵人(佳贵妃),咸丰帝云嫔、婉贵人都曾在此居住。
承乾宫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同样也是东六宫之首。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为承乾宫。清沿明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
承乾宫建筑结构
承乾宫为两进院,正门南向,名承乾门。前院正殿即承乾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内外檐饰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次、梢间槛墙、槛窗,双交四菱花扇门、窗。室内方砖墁地,天花彩绘双凤,正间内悬乾隆皇帝御题「德成柔顺」匾。殿前为宽敞的月台。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明崇祯七年(1634年)安匾于东西配殿曰贞顺斋、明德堂。
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顶,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两侧建有耳房。东西有配殿各3间,均为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饰以旋子彩画。后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皇**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长子,母亲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极为宠爱和最为器重的儿子。公元619年(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
永寿宫为明代妃嫔、清代后妃所居之处。
明孝宗的母亲孝穆纪太后曾在这里短暂居住,后突然暴死,成为明宫疑案之一。后因乾清宫发生火灾,万历皇帝也曾住此宫,并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在此召见大学士申时行等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国内灾情异象屡屡出现,皇帝在此宫斋居。
景仁宫是《甄嬛传》中皇后住的地方。景仁宫是明代汉族宫殿建筑,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在西六宫之一的翊坤宫住过的妃子有许多,她们分别是明朝的郑贵妃、袁贵妃,清朝的宜妃、敦肃皇贵妃、乾隆继后、惇妃等人,不过后来翊坤宫跟储秀宫打通了,咸丰的孝钦显皇后和末代皇后婉容都在这里居住过。
皇宫里住中宫的是皇后.“中宫,或称皇后,也象征皇后居住的宫室,如汉朝长乐宫中的长秋宫、紫禁城坤宁宫等等,而坤宁宫虽自雍正以后不再作为皇后寝宫,但仍是实质意义上的中宫.
李承乾是历史上有名的“断袖**”,也就是**恋。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其母为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其舅舅为大唐名相长孙无忌。李世民有14个儿子,只有李承乾的名字是三个字,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可谓天之骄子,8岁即封为皇**。
长歌行**李承乾结局被救出来。远在长安的李世民也知道流言的情况,还问手下人最近天象情况,李世民也知道小**在梓微宫整天厮混的事情,欣慰的是有乐嫣在处理灾民的事情。叔玉找长歌,长歌看到叔玉还是那样的优柔寡断,叔玉担心杜如晦对长歌不利,他不想长歌出事。
李承乾和李泰的结局是李承乾流放,李泰幽闭。李承乾最后被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后卒于黔州。李泰则是爵位被削,后来还是被册封为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