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王是《聊斋志异》里的鳖仙。
《八大王》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篇目。其中八大王是一只成精的鳖仙。
《八大王》剧情简介:
这篇小说开篇以放生起笔。有个捉鳖的人欠了冯生的债不能偿还。一天,捉鳖人献给他一只巨鳖,冯生见它形状奇特就放了它。这样的引子为下文的报恩情节埋下了伏笔。动物报恩是古代小说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其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给予恩人金钱,或者让其满足生子等愿望,或为其化解灾难。如《齐谐记》所记载的“蚁王报德”故事,《搜神记》所载“蝼蛄神”故事。《聊斋志异》中这类故事很多,如《二班》、《毛大福》、《八大王》。另一种是精灵幻化为女子嫁给恩人,这种故事往往发展成人与异类的婚恋故事,比如《花姑子》、《小翠》、《西湖主》、《荷花三娘子》等。动物复仇的方式也不过是直接或间接地运用某些手法给仇。
这篇小说没有像《聊斋志异》其他报恩故事那样直接让动物的化身去报恩,而是让冯生和八大王首先发生了个小小的误会:一天,冯生从女婿家回来,走到恒河畔时,天色已近黄昏。这时,他见一个醉汉后面跟着两三个随从,正一颠一跛地走来。醉汉向他问话,冯生因为急着赶路,对他的话置之不理。结果触怒了醉汉,两人发生了冲突。结果不打不相识,八大王认出了冯生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冯生不仅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而且也十分有胆识。冯生知道八大王是妖怪,但感到他非常诚恳,也就不害怕了,接受了八大王的邀请,到他府邸走了一圈。更值得赞赏的是,面对王府的公主逼婚,冯生并不为所动,而是坚持“糟糠之妻不下堂”,对妻子可谓情深义重。八大王原本是洮水的令尹,因贪杯中之物被人捉去,幸得冯生救助才得生还。他又是个莽汉,因沉湎于酒而“触帝怒,谪归岛”。但是,他并不吸取教训,仍然常常喝得酩酊大醉,而且喝醉了酒还常常闯祸,幸好他善于听从别人的劝。
《聊斋志异》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爱情。这类作品代表作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二是抨击科举**对读书人的摧残,《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作品。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的压迫,具有**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