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父亲”形象不近人情,与现实有出入。
父亲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强迫孩子背书,使孩子深受打击,留下心理阴影,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朝花夕拾》作品简介
《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此内容版权归快看世界所有,不允许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
《朝花夕拾》中的五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老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和邻居(衍太太),以及作者小时候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朝花夕拾》中“长妈妈”的性格特征是愚昧麻木,朴实善良。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长妈妈在《朝花夕拾》分篇《阿长与山海经》中出现。该篇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父亲的病》内容概括:作者儿时父亲生重病,家里花费重金请来两位“名医”诊治,最后父亲却痛苦离去的故事。《父亲的病》是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11月10日在《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发表的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首先是长妈妈,出自《阿长与山海经》我对她的深刻印象是喜欢切切察察,是“我”的保姆,书中的“我”对她也是一种极其不耐烦的态度,因为她的迷信,还因为她害死了“我”的隐鼠,是一个愚昧质朴的妇人形象,却也淳朴善良,有着质朴的爱,虽然自己不懂,却记住了“我”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多方打听后,送给了我一本。
《父亲的病》主要人物形象是:圆而胖的名医:本名姚芝轩,这个反面人物坏在“瞒”病人。不告诉病人具体症状,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其实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陈莲河:原名何廉臣,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他的恨意,把名字颠倒,说明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这个反面人物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的人物形象:1、圆而胖的名医,本名姚芝轩,这个反面人物坏在"瞒"病人。2、陈莲河,原名何廉臣。3、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
《父亲的病》主要人物形象是:圆而胖的名医,本名姚芝轩,这个反面人物坏在“瞒”病人。不告诉病人具体症状,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其实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病人已经没有脉了,他还是从从容容的,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惯骗。
《朝花夕拾》的目录一共有十篇,加上《小引》和《后记》,一共十二篇。目录:《小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父亲的病》;《阿长与山海经》;《琐记》;《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五猖会》;《范爱农》;《无常》;《后记》。